站在后方观战的贾诩看着短短一分钟就给对面造成近半伤亡的己方掷弹兵,由衷的感叹道。
扔完第一轮手雷后,掷弹兵发现对面的殖民地民兵虽然陷入一片混『乱』,但不少人还没有离开原地,继续点燃手雷向人堆里投去!
轰鸣的爆炸声混合着人类的惨叫充斥战场,这一次,哪怕是被炸懵『逼』的殖民地民兵也回过了神,如果他还没有倒下的话……
幸存的殖民地民兵『潮』水般向后逃去,他们的胆气已经完全破掉,如同一个被流氓追的走投无路的小姑娘一般,疯狂的尖叫着,哀嚎着……
“上刺刀,冲锋!”
掷弹兵队列中适时的响起口号声,掷弹兵们十分自觉的手持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呐喊着冲杀上去,追上将后背留给己方的殖民地民兵,一刀捅下去!
第一排掷弹兵忙着追杀逃跑的敌人,第二排掷弹兵查缺补漏,第三排掷弹兵则对地上受伤没有死透的殖民地民兵补刀。
虽然没有基层军官指挥,但掷弹兵们却十分娴熟的配合着绞杀敌人的生命!
在掷弹兵眼里,受伤的俘虏不是合格的俘虏,又要浪费本就珍贵不多的『药』材,又要浪费人力去照顾,所以掷弹兵会直接给敌人的伤员一个痛快!
这就是为何王宏部队每一次胜利后,只有身体完好无损的战俘,战败敌军一个伤号都没有的原因……
按照正常的战争进度,哪怕是在致死率较高的火枪齐『射』下,伤员的数目也比直接阵亡者要多。
毕竟不可能每一发铅弹都命中头目和内脏要害,铅弹真正可怕的地方不单单是穿透力,还有命中后的感染致死率。
再加上18世纪落后的医疗条件,绝大多数伤员都会在铅中毒和伤口感染的痛苦中结束生命,如果是肢体被铅弹命中,或许还可以依靠截肢留下一条小命,否则只能看上帝他老人家是否开眼了……
王宏麾下的系统士兵对自己够狠,对敌人自然更狠。
上千名殖民地民兵在对战时被当场击杀过半,其余的不是被追杀致死,就是被紧追不舍的掷弹兵俘虏。
真正逃出生天的殖民地民兵仅占总人数的一成左右……
可以说,卡斯卡基亚堡周边地区的白人青壮持枪平民被横扫一空,这一战过后,几乎家家戴孝……
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就是掷弹兵对敌人伤员下死手,导致很多伤势不重可以挽救的生命,消逝在战场上。
当然,王宏对这种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可没有为白人请命的机会,抵抗的白人死的越多,他今后的统治基础就越牢靠!
非吾族类其心必异!
这个道理王宏还是懂得。
“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了,这个时代的战争兵力已经不再是绝对『性』因素,士气和武器才是制约战场的关键,主公真是慧眼如炬啊。”贾诩笑呵呵对王宏恭维道。
就在这时,王宏脑海里响起了这场战斗胜利后的奖励提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