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紧燕军运粮粮路……全军备战!”
…………
夜。
燕军营帐之中。
禁军儒将高希走到幽州骑将寇远威身边,淡然笑道:“高某祝将军此去全胜而还!”
白日里一切安排都已经妥当。
此时寇远威作为幽州军两大主将之一,更是身先士卒,亲自披挂上马,率领亲军赶往大军埋伏之处。
之前寇远威已经亲自部署好,安排骑将姜广铭率领幽州骑军主力先行隐藏在粮路以北山间。
寇远威拱拱手:“燕国必胜!”
言罢,寇远威翻身上马,按剑勒马而走。
麾下数十亲兵紧紧跟在后面。
“将军,白日里我看运粮队伍押运之人又多了不少,这么多押运粮草之人,周军岂会上当?”
寇远威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就是怕周军不上当,才安排运粮队伍比平时多几分兵力的!”
一旁副将皱眉不解,稍作沉思后恍然大悟。
燕军对铁刃城攻势愈发凶猛,燕军甚至做出了持续增兵的假象,这样一来运粮队伍,押运大军多一些才是正常的。
寇远威一行人悄悄出营,在夜幕掩护下前往幽州骑军潜伏之处。
禁军将领三猛之一郑文达看了一会儿,转身对高希问道:“高老,我看您似乎对寇将军很是赏识啊。”
高希笑呵呵说道:“不错,依老夫之见,同为幽州双雄,这骑将寇远威比步军督领何英杰要擅战得多!”
“寇远威往年一向以骁勇着称,率领幽州骑军纵横无匹,但今日看来,此人可不只是擅长骑战……更擅长谋战啊!”
郑文达默然不语,能够得到高希如此评价的人不多。
往年邺城之中,很多人都会将河东四庭柱、幽州双雄、禁军三猛四彪等人齐名称颂。
作为骑将出身的郑文达,更是在众人口中常常和幽州骑将寇远威并称。
此时郑文达才有些黯然。
高希见郑文达模样,不禁笑道:“寇远威此人方才三十多岁,就能在边军之中杀出名堂,还能有如此谋略……禁军之中别说是三猛,就是老夫我也是多有不如啊!”
“十年之后,此人必是我大燕扛鼎之臣!”
郑文达不禁骇然。
高希话语中的意思,分明是说,寇远威此人虽然现在仍然只是‘幽州双雄’,威震一州,但他将来可能是大燕中流砥柱……
成就远在河东四庭柱、禁军三猛四彪之上!
“高老如此看好寇将军?”
郑文达忍不住问了一句废话。
高希点了点头:“这段时日,老夫看寇远威举止,颇有我堂兄和段将军当年雄风!”
高希的堂兄……高明远!
禁军‘一老’,如今督领大燕禁军的实权者!
段将军,自然是河东四庭柱之首,段彝!
四庭柱的称谓由来已久,其余三人也多有人议论,但唯独段彝威名常驻,独镇晋阳二十年,深得燕帝皇室信任。
话说到这里,郑文达默然不语,心中泛起无数思绪。
高明远也好,段彝也好,都是上一辈的老将了。
十年后,寇远威能走到哪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