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你比远虑者还远虑时,你就成了疯子,因为你说的话在他们看来没有逻辑,就是胡言乱语。
养母羊,这是谢云想出对抗旱灾的办法。羊不比其他牲口,吃草就可以,不用跟人争粮吃,还能产羊奶补充蛋白质,多好!
让李管家花高价买了三四千头小羊羔,大部分都是母羊,全都分给自己的佃户。
侯爷一道命令下达,整个何家庄家家养羊,不养罚钱,还是天价十贯钱。佃户们瞬间怨言满天,不过没人要交罚金。
于是闲在家的主妇每天做完饭,开始三三两两结伴,要不赶着羊吃草,要不割草背回家,反正没人闲着。
长安百姓在庆幸谢云离开了长安,不用祸害他们,周至县的百姓也在庆幸,前任县令以命相逼,谢云的养羊计划才没有全县推广。
没人理解的悲伤,很难受,祖奶奶不支持,只是好言安慰,任由孙儿胡闹。佃户们不懂,他们只知道自己的负担更重了,虽然不用花钱,只是付出体力劳动。
临高启智,代人受累。谢云一个人在书房,努力把自己想象成不被人理解的船长,不但要忍受质疑,更要带着一船人安全到岸。
出了书房,笑一笑,一个没心没肺的疯侯爷又回来了。
麦苗很努力,最近都没下雨,它们依旧努力的往上生长,小小的麦穗里,正在凝聚种子。
该死的天气,下场雨啊!现在麦苗在抽穗,缺水,最后结出的只有秕谷甚至空谷。老农们不担心,初夏旱点正常,只要后期多下点雨,最多减产,不会绝收的。
谢云担忧之后,也摆正了心态,大旱的苗头已经有了,自己也尽力做好了准备,接下来事态如何发展,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他现在操心的是来年种粮问题,以前国家有种粮站,还有袁老这种圣人搞出高产稻,虽然全国十多亿人,但也没听说把谁饿死。
但当下没有种粮站,没有农业科学家,没有化肥,所以麦苗就长的参差不齐,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这旱地一亩最多收一百多二百斤,要是有粪肥,可能会好一点,但绝对不会超过五百斤。
红薯现在最多能种出半亩,要想大规模播种,起码要三年,反正肯定赶不上这场旱灾了。
希望其他地方官府的粮仓有存粮,希望东晋跟前燕这个时候别关了边市,希望过几天有一场雨吧!
“自己早来几年多好,这样就有时间休整关中地区的水利系统,实在不行,也能屯够足够的粮食,应对这场危机。”谢云捏着干瘪的麦穗喃喃自语。
佃户们逆来顺受,但总会传出一些不好的言论,比如侯爷一天要吃三只羊,或者每天要用羊奶洗澡,不然就要发脾气。
三只羊?谢云看着自己剩下的半碗饭,摸着肚子叹息,三只小羊羔自己也吃不下啊!
前周至县令李翔不知得到谁的命令,居然不调迁到其他地区当县令,反而留下来要给谢云当县丞这个二把手。美名其曰,与本地子民感情深厚,实在放心不下。
谢云也不想管他打什么主意,只要不影响自己就好。
周至县的老少爷们别的暂且不论,但干活绝对是一把好手,三千人铺路,原料供应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