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儿,你知道爷爷埋于何处么?”关羽知道父亲已死,却不知埋葬于何处,更不曾祭拜过。此次回来,自然要祭奠一番,把墓地修整一下。
“知道,爷爷就长眠于后山!”关平小手遥指,关羽知道那是关家祖坟之地。基本上列祖列宗都集中长眠于那里。
“嗯!平儿真乖,可曾读过书?”关羽听儿子说话不俗,不由有点好奇。
“没有,平日都是娘亲教孩儿识字说话。”关平认真地回道:“娘亲无所不知,孩儿有问必答!”
胡氏从小就读书识字,本就是知书达礼之人,只因生活所迫,已完全沦落为一村夫民妇。可是粗衣破布并不能遮掩她秀外慧中之本质。
“对,你母亲很伟大!”关羽赞赏地说:“平儿也是个好孩子!”
“爹!”关平终于叫出了平生第一次的呼唤!父亲,对于小关平来讲,一直只存在于想像中和母亲的言语中。今天,父亲终于真实地出现和存在。
“诶!”关羽应了一声,低身抱起关平,原地转了几转,十分高兴地叫:“好孩子,好孩子!”
当关平一声爹,关羽才有种好梦终圆,才有种意得志满之感。妻贤妾美,父慈子孝,这已经是人生中至美的境界了吧!
“爹!孩儿要习武!”关平被父亲放下之后,仰着小脸说:“孩儿要跟爹一样带领好多好多人!”
“哈哈哈哈!”关羽开怀大笑道:“好!果然不亏是关家男儿,关家男儿就应该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平儿,爹答应你!不过平儿也要答应爹,练武同时也要读书!”
“是!父亲,孩儿一定要成为一个文武兼备的将军!”关平挥舞着小拳头信誓旦旦地说。让关羽开怀欣慰!
当夜,杜月和胡氏一起睡,两个女人基本上唠叨了一夜。关平跟着父亲关羽歇在府外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关平睡成了小死猪,而关羽和徐晃秉烛夜谈。
“公明兄,谢谢你!”关羽对徐晃一向敬重而感激,尤其这次率部回家,关羽自觉有点浪孟了。
“云长何需如此,你要谢也是谢公子!”徐晃不以为意地说:“公子临行交待,云长此行该了的必了,有欠的必清,这里是你的家乡!”
刘备的意思很简单,二弟你荣归故里,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若曾受人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甚至刘备考虑到关羽当年之事难以善了,不排除诉之于武力!
其实当关羽率部回到家,所有的问题都不存在了。当年的强豪一死,其家族也随之没落。如今更没有谁会找关羽理论!正如县令所言,关羽当年是除暴安良,为民除害。什么为一名美女之故,人们选择性地遗忘。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实!
“能遇上大哥,是我关羽今生最大的幸事!”关羽点了点头,又接着说:“大哥不需要我的感谢!因为我的性命都是大哥的!”
“嗯,我知道!”徐晃感同身受地说:“公子乃有大志向之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忠心,他最需要的是人才啊!”
“没错!可是我除了冲锋陷阵,别的不会呀!”关羽有点苦恼地说:“公明还有不错的军事才能,而我就是一介武夫!”
“云长差矣!”徐晃摇头道:“公子常言,没有人生而知之,只要肯学习,无论治政治国,还是排兵布阵都能学到。”
“公明言之有理,这次回涿县后,我就去藏书阁找书看!”关羽挺受教,不过转而又言:“可是,可是我很笨,看书都不一定有所得!”
“呵呵!云长不需枉自菲薄,读书三遍其义自见!读一遍不行,我们读十遍总可以吧!”徐晃闻言,笑道:“勤能补拙!”
徐晃当然不知,今夜一席话造就了一个千古忠义的武圣。关羽之后回涿县,在藏书阁寻了好久,最终选了本《春秋》。《春秋》有大义,关羽一读就是一辈子,连行军打仗也卷不释手。
这世上的所有道理都是相通的,窥一斑而知全貌。《春秋》一书就包罗万象,若真读懂明白,是人就会升华质变。何况关羽资质并不差!关羽日后在刘备人才济济的集团中举足轻重也就正常。
“好!”关羽深然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