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征关羽是先锋,徐晃是统帅,关羽受徐晃节制。至于刘备,只是三军的太上皇,只是一个摆饰,一个象征。
“互为犄角吧,进可攻退可守,还相望守助彼此照应,不怕被人算计。”徐晃毫不犹豫地说,又顿了一下说:“云长,你把俘虏交给我。先锋重在机动灵动,押带俘虏是负累。”
徐晃和关羽关系是好,不过徐晃怕关羽误会,争功之事在当前大汉军队太常见了。甚至有些缺德的家伙滥杀平民,用无辜民众之头充贼匪以冒领军功。
“公明不必如此,就是你不提,这一万俘虏也得麻烦你看管。等大哥来以后,再押送至涿郡才是万全之策。”关羽见徐晃一顿,就明白徐晃的担心是什么。
“都为侯爷效力,又何分彼此!”郭嘉心大地说:“徐将军是先填饱肚子?还是先安营扎寨?”
“先安置好才吃东西吧!”徐晃理所当然地说:“你们稍候,我安排下就去你们吃,好好商讨下下一步行动。”徐晃就是个公私分明的人。一边说,一边快步向队伍走去。
“那啥英雄什么什么同的。”周仓在徐晃走后,死命抓着头皮吱唔着,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什么什么,是英雄所见略同!”郭嘉替周仓着急,接口道:“元福是说互为犄角安营扎寨的事吧?”
“对,对!”周仓连连点头地说:“知我者,小军师也。”
关羽和郭嘉对视一眼,都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惹得一边小树林里飞出无数只本准备安歇的小鸟。
……
渔阳城内,张举和张纯也正在与几个铁杆手下在用晚膳。那怕打了败仗,东西还是要吃的。
也正因为出师不利,场面有点安静,只有碗筷声和喝汤咀嚼食物的声音,没有人说话。
“现在派兵追击还来得及么?”食之无味的张举目视张纯问道:“据探子回报,那五千人马带着一万兄弟就在距城十里山林边上安营扎寨,此时应该正在埋锅造饭,杀他个措手不及可行?”
“来不及了。”张纯放下碗筷,吞下口里的残食,从容不迫地说:“他敢不走远,还安营扎寨埋锅造饭,说明援军不远。我军一旦追击,很可能被其算计。”
“再者而言,我军士气全无,不能战而胜之,出兵何益?”张纯很有见地地说:“天色已晚,将士们夜里目不能视物,就别打仗,连行军也不易。”
这年代物质匮乏,夜盲症普遍严重,除了少数营养正常和修为不错者没有夜盲症。基本上来讲,夜战必须打火把才行。
“我们该如何提升士气?”张举放弃了出兵的念头,又问计道:“除了打一场胜仗,我实在想不到其他办法。”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张纯其实也无良策,只好老生常谈地说:“至于有没有用,我也没有把握。最后还得全军尽出,以人多的优势看能不能打退刘备军。”
“嗯!”张举不置可否,低头进行着如同嚼蜡的进食之旅。
夜,渐深。渔阳城有如一只吞人的怪兽隐伏于黑暗中。
……
渔阳城东南方十里处,关羽的主帐中也是一圈人在用晚膳。关羽,徐晃,郭嘉都在坐。嗯,晚膳有饭有菜,有鱼有肉,还有汤,就是酒。
徐晃在离关羽的营寨三里左右安营扎寨,一万俘虏也安置在徐晃的营寨中。徐晃安排好一切后就和关羽等人到了关羽主帐中。
“还是楼桑四合院里的饭菜好吃!”郭嘉是首次吃军旅餐,吃得呲牙裂眼,无比怀念地吐槽道:“侯爷也算大汉最讲究吃喝的人了。”
刘备自穿越以来,对于吃的方面一直在竭尽全力改善和开发。经过十年来的潜心研究和研发。刘备已经无愧于当今大汉天下第一美食家,连刘备这个小圈子的人都养叨了口。
“大哥常说自己是美食家。”关羽笑道:“平儿刚来,就被大哥的美食给收买了。害得他娘和二娘不得不去大哥家的厨娘那儿拜师学艺。”
关羽一家北归涿郡,刘备就在涿郡的逍遥酒楼接风洗尘。刘备曾说带关平吃好吃的,结果关平很满意。
后来关羽一家住在了楼桑四合院里。关平少不了在伯父刘备家吃饭。刘备家的厨娘什么水平,经刘备常年指导教化,俨然是大汉第一厨,比御膳房的大厨水平都要高,花样还要多。
除了说烹饪方式更多,各种菜式五花八门,更要的各种佐料更胜当前啊。提纯后如雪花般洁白的盐,各种香喷喷的油脂,度数超高的料酒等,都是刘备家厨房独有的。
关平天真地对娘和二娘说伯父家的饭菜好吃。为了孩子,这两娘一合计,就来刘备家取经。在刘备默许下,关羽的两个夫人时常在刘备家厨房忙活。
嗯,刘备家也没断过客。就算没客,也有不少噌饭的家伙。何况刘母到了饭点,会在院子里叫开饭了。
“还别说,有机会谁不去主公家噌饭噌早点。”徐晃难得一笑地说:“以前没吃过早点不觉得,如今早上不吃个大饼咸菜,喝口汤什么的都不行啦!”
在刘备治下之外,是没有早点早饭一说的。太多数人连二顿都靠不住,朝不保夕的生活境地下,谁敢奢求三餐及吃好啥的。这也是刘备治下幸福指数高的原因之一。
“侯爷的民以食为天真是至理名言!”郭嘉十分感慨地说:“天下黎庶的要求并不高,仅仅吃饱穿暖而已。可是当今天下又有几成人达到了温饱线?都在饥饿和贫穷中挣扎。”
“是人们不努力耕种吗?不是。是田土中不生长粮食作物吗?不是。是人们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啊!是人们无法拥有劳动成果的百分之一啊!”郭嘉动情地说:“侯爷就是想改变这一切。侯爷所提的让天下人丰衣足食,人人有书读。是应顺人心之举,又是与天下那些最富有者为敌之举。”
“用心虽好,目标虽大,但是难度系数也高。若天下人不醒悟,侯爷难以实现这一切。我们该做点什么?”郭嘉说得自己都开始心潮澎湃。
关羽和徐晃彼此间对视一眼,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他们对刘备的抱负和志向知之甚深甚详。有郭嘉这样的年轻大才心向刘备,正是他们喜闻乐见的。
“该做点什么?”关羽笑着说:“文以治政,武则安国。我就是大哥手中的一把刀,大哥所指,就是我刀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