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逸文心存疑窦,不过一想到魔道有可能找来帮手返回这里,他也不敢多做停留。虽然这种可能不大,但也不能不防。于是心念一动,带着此猴御空而去。
远离了那小湖五、六十里后,他找了一个山洞安顿下来,准备歇息一晚。一人一猴就在洞口的一块青石上呆坐着。
望着空中的星斗,刘逸文习惯地拿出一壶酒饮了起来。一时间酒香四溢,大眼早就搔首吱吱怪叫起来。他知道大眼嗜酒,于是又拿出一壶同它喝了起来。
大眼果然好此道,还未待他将壶塞拔掉,就急不可耐地一把夺了过来,咕噜咕噜地喝了起来。看得他不禁莞尔。
翌日清晨,刘逸文绕了一下路线继续朝西北而上,与之前不同的是,在他的肩头多了一只小猴。早上他向大眼道别,谁知此灵猴竟不愿离去。不知是惦记着他的美酒,还是闷了许久想随他四处转转,那么安坐在他的肩头。
刘逸文心念一转,路途孤单有个小家伙做伴也算不错,于是就带着它上路了。
昨日遇到了魔道邪人,今日他赶路时就显得格外的小心。跨过淮安郡的边境,他已来到襄陵郡内,离曾去过一次的伏龙镇,已不到六百里距离。
想起三年前他去德泉寺取泉的往事,不禁想起那位名叫净慧的年青僧人来,两人煮茶论佛相谈甚欢。佛宗禅理自有非凡之处,让他感触颇深心生景仰。奈何自己有事在身,虽有心前去拜访,却也只能作罢。
而正是在离此处不远的桃源观,他遇上了李元白兄弟,修习了半年多的道法。也不知这位神秘的道人是何来历,身上总有让人无法猜度的辛秘。
还是早些去上清道办完郝师伯的事情吧!心中如此想道。于是再催法诀,速度又快了几分,大眼在他的肩头吱吱乱叫,显得十分兴奋。
一路无事。
三日后,他从楚安郡的边境穿过,离上清道也不远了。楚安郡乃是大楚国都所在,丹阳城是楚境人口最多的,也是最繁华的城市。最着名的修仙门派当属五行门了,传言有仙基的皇家子嗣都拜在其门下修习仙法。
想起当初被清风殿的陶掌教推荐到此宗,后来阴差阳错的入了御剑山庄的宗门内,至此已有二十多载了,想来令人唏嘘!江槐山所言的命数之说真有几分道理。
离上清观尚有五、六百里的距离,沿途就可以见到不少的道观,看来深受此宗的影响。上清道所修的乃是正宗的道门法术。在八大宗门内与隐龙寺地位相若,隐为大楚修仙界的领袖。其传承有一万多年了,比起御剑山庄等宗底蕴不知要深了多少。
此次只是受命来此送一件物品,不过他早就对此宗慕名以久,顺道参观一番,也可一偿夙愿。
他的风行舟速度不慢,在傍晚时分终于抵达了此宗所在的龙虎山。山高云深,葱茏一片,一条十多丈宽的江流直下十数里,气势不凡。依江而立的奇峰处有条曲径,通向山巅,那道观就在云海之中。
刘逸文在山腰处就停了下来,再向上走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停止不前了。他送出一张传音符后,就在此地耐心地等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