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些绿植大楼并不是四四方方的火柴盒子,而是类似于一个集体群落,高高低低的错落大大小小建筑。
其中有些建筑有点类似于鸟巢,胡乱的火柴丢一把在地上,所呈现的形状,或者是央视大楼的裤衩一般,下口有一个可以穿过洞口形状。
不拘一格,就是在建筑之间具有强大的缝隙,可以让海风的气流通过,不仅仅增加了气息的通畅,更加是为了减弱台风在不断的传递之中减弱。
这样屏风楼所谓的遮挡视线以及形成热流弥漫地表无法散开而造成的热城效应。
大量的绿植产生的有氧环境,不仅仅是可以增加气流的通畅,更加是可以让环境之间的空气更加具有有氧离子,生活在都市之中,仿佛就是生活在森林之中。
所以这个这个作品的名字叫做绿林成风,不对,应该是叫做绿林乘风。
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动词,一字之差,却是有着不同的感受。
嗯,那么应该后者应该更加合适一些。
许寒在自己的大脑之中想象出来的画面,仿佛是将整个设计作品,庞大的社区看作是了一个手掌大小的模型,随意翻转查看。
这个形状似乎有点杂乱无章。
到底是应该用什么形状呢?
是抽象无意义的几何体,还是具有一种动植物的形体?
许寒设计的展亭,就是运用了鲸鱼的形体作为设计要点,不单单是用来测试刘玉玺,而是鲸鱼跳跃在海岸,所呈现的动态场景十分符合苗圃公园所在的地方。
可是自己所设计的这个形体是要放在深水埗,乃至整个香江来看的,并不是一个单一所在地方能够比拟。
许寒的大脑快速思考着,仿佛就是一台正在不知道疲倦的机器,极其快速旋转着,寻找着争取的解题答案。
关于香江来说,这个城市最佳的形体寓意是什么物相?
蓦然间,许寒的大脑彻底安静下来,关于香江的元素仿佛就是幻灯片,一样,快速在许寒的大脑意识之中逐一闪过。
初来香江的第一天,王阳志给许寒讲解香江的历史和见闻。
随后就是当天晚上游览香江的夜景。
一幕幕的经历片段,不断在许寒的大脑之中炸裂,一直到今天在缆车上面俯瞰整个太平山顶的画面。
头脑风暴逐渐平息缓慢,最后聚集,慢慢呈现出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正是临门一脚,许寒似乎看到了自己所设计的绿植建筑所呈现的形象。
可是,此时电话铃声却响了起来。
当下也没有注意来电显示,直接接通了电话,却没有想到居然是个诈骗电话:
“你好,许寒,你的马子被我们绑架了,你准备……”
不怎么发脾气的许寒,再也是忍不住了,顿时破口大骂:
“卧槽,在香江也有这么牛逼的诈骗电话,滚,别打扰老子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