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后张言伸手轻轻的按压,示意百姓们安静下来。
杜鹃感受着这震天的掌声,觉得耳朵一阵不适,喃喃道,“万人敬仰,不过如此吧。”
当初杜如晦还活着的时候,作为权倾朝野的杜相,杜鹃也没见过杜如晦有这样的待遇。
不说长安多少人,绝对不会出现这种百姓们掌声雷动,由衷的敬仰的情况。
杜鹃不知道自己心里是否有出现什么变化,但看着在舞台上伸手按压的张言,却发觉,张言真的在闪着光一般。
等百姓们的掌声停下后,张言这才清了清嗓子,说道,“过了今天,贞观十三年就结束了,不过这种事,和我们盐源县关系不大。”
“哈哈哈哈,确实关系不太大。”
“张大人这话说的,真有意思。”
百姓们纷纷大笑,对于盐源县来说,长安里的太宗皇帝定下的贞观年号,确实关系不太大。
张言也笑了笑,继续说道,“这一年,我们有过不少的成就,但是还不够,为了盐源县更好的未来,包括县衙在内,各部也需要更加努力!”
“那么各位,新年快乐!活动开始吧!”张言挥挥手,这种上台讲话的事也不太适合他,随便说一说张言就下去了。
想着要不要弄个喇叭出来?这样喊确实有点累。
张言下去后,景于再一次跑到舞台之上,大声笑道,“我们的张大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幽默有趣,而且简洁明了啊。”
“那么我们也就废话不多说,开始第一项活动,盐源学院带来的《诗经》朗诵!”景于大声开口,说完之后就让出了舞台。
舞台之上,走上了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其中最大的也就十四岁的样子,苏晓安这样的肯定是评选不上了。
这些孩子都是盐源县的未来,虽然现在来看,张言他们都还年轻,甚至还没结婚呢,但如果不培养下一代,盐源县也就一代而止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孩子们空灵的朗诵声响起,百姓们都很安静,不关能不能听得懂,也都在认认真真的听着。
一手诗经结束,孩子们鞠躬之后有序的退出舞台。
景于上台,笑道,“刚刚学院的孩子们念了一首《诗经》,这空灵的朗诵声让我回忆起了我当初还在读私塾的日子,可惜私塾读的日子不长,记着的不多。”
在百姓们笑了笑后,景于继续说道,“那么下一个节目,是农部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