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时分,贵州巡抚王三善帅帐中众将云集。王三善道:“贵阳已被十万叛贼围了十月之久,朝廷命本官与徐时逢、范仲仁三路大军前去解围,可如今徐、范二军败逃,只剩本官一万二千人马,如何救得了贵阳?众将可有良策?”
参军常辉道:“禀大人,如今叛贼势大,我等贸然进取无异于自取灭亡,以末将愚见,不如固守遵义,奏闻朝廷,再派大军来援。”
王三善心中惧怕,听了常辉之言,微微点头。
唐海道:“不可,军情紧急,岂可延误,叛贼看似强大,却是乌合之众,且安邦彦有勇无谋,何足畏惧?”
王三善叹气道:“敌我势力悬殊,何去何从,容我细虑。”
这时传令官来报:“贵州巡抚李橒派来信使郭言求见大人。”
王三善忙传信使入见,只见一个三十来岁的精壮军士进帐跪拜道:“末将乃李大人手下副将郭言,奉我家大人之命送密信与王大人。”
王三善接过书信一看,对众将道:“李大人约我内外夹击叛贼。”
唐海从郭言背后出列,拱手拜道:“禀大人,我等正商议率十万大军内外夹攻,不想李大人竟然与我们想到一块去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大人,莫若让信使稍作休息,大人这就修书一封让他带回,约李大人三天后子时同时进击,给逆贼一个措手不及,全歼叛军,活捉安邦彦。”
唐海一边说一边向王三善使眼色,王三善素知唐海多谋,遂道:“好,请郭将军暂且休息,我立即修书一封与你带回。”
郭言退出营帐,众将纷纷议论,王三善问道:“唐海,我们仅有一万二千人马,你为何说有十万大军?莫不是想安慰李橒,促使他坚守不降?”
其他众将也都不解唐海深意,纷纷询问。
唐海笑道:“大人,众位将军,贵阳之围可解矣。”
王三善大喜,急急问道:“唐将军有何妙计?”
唐海道: “贵阳城被围得水泄不通,李大人怎可能派出一员副将冲出来报信?且十月围城,城内官军、百姓早已缺衣少食,人马困乏,这位副将郭言如真是李橒派来求救的,出了贵阳城外一定是马不停蹄,昼夜狂奔,到了遵义必然汗流浃背,气踹吁吁,而此人军服崭新,精神饱满,跑了两百里路却毫无倦意,难道不奇怪吗?”
众人大悟,王三善道:“莫非这是安邦彦之计,故意诱我?”
“唐海敢以人头担保,必是。”
王三善道:“唐海,你既然识破诡计,又不当面揭穿,莫非另有良策?”
唐海脸色一沉,肃然道:“末将以为,以我等目前兵力,即便与李大人内外夹攻也不能取胜。不过,如果我们号称十万雄兵,再虚张声势,安邦彦定然胆寒,必会深夜撤退,那时,我们趁机追击,不仅可解贵阳之围,而且必定小有斩获。”
王三善抚掌大笑:“好,妙计,妙计,有唐将军在,何惧叛贼!来呀,笔墨伺候,本官亲自给李大人写信。”
王三善写完密信封好,欲传郭言进帐,唐海道:“大人且慢。”唐海来到帅台前,取了一本书放置于帅案上,低声言道:“大人让那郭言来帅案领取密信,唐海自有计策诓他。”
王三善点点头,传令郭言进帐,手拿密信嘱咐道:“郭将军辛苦了,烦请转告李大人,本官三日后子时定率十万大军击破叛贼,望李大人到时出城相助,我们内外夹击,生擒逆首。”
王三善说完,将密信放于帅案上,郭言见并无军士转递,只得自行走上帅台拿了信复又退回立定,问道:“末将来时,李大人只说请王大人率精兵一万来攻,李大人自带兵五千出城追击,内外夹攻,必定能大破贼军,未曾想王大人却有十万雄兵在此。”
唐海笑道:“郭将军有所不知,我们本来只有一万精兵,朝廷为了彻底消灭逆贼,从庐州调来精兵一万,辰州调来精兵二万,永州调来精兵二万,柳州调来精兵一万,思南调精兵两万,另拨付白银十五万两在湖广就近征兵一万,我等之所以在遵义驻扎不前,就为等待各地援军,如今援军已到,天罗地网已经布下,三日后正是收网捉鱼之时。”
王三善哈哈大笑道:“是呀是呀,你就回去转告李大人,切莫着急,三日后贵阳城外一战定乾坤。”
唐海又对郭言道:“少詹事徐光启大人、光禄寺少卿李之藻大人、监察御史杨廷筠大人已从澳门购得西洋大炮四门,半月前已运至遵义,此炮威力无穷,又加徐大人在京城办练火器队十五营,每营四千人,配备双轮车、炮车各一百二十辆,西洋火炮十六门,中炮八十门,鹰铳一百枝,鸟铳一千二百枝,朝廷为检验火器队战力,已调遣一营兵力秘密前来助战,明日即可抵达。总之,三日后子时内外夹攻,必要全歼逆贼,请李大人这两日务必周密调度,切勿延误战机。”
其余众将都哈哈大笑,故作轻松状,那郭言吓得满头大汗,只得强装欢颜,告别众将匆忙离去。
郭言走后,唐海道:“大人,请即刻调兵遣将,兵发贵阳。”王三善正要发令,又有点犹豫,问道:“唐海,我们就一万余人,真要去解贵阳之围?万一安邦彦不上当,我们岂不是自投罗网?”
唐海道:“末将敢以人头担保,此战必胜。”
王三善大喜道:“好,唐海,我令你率精兵三千为先锋,马上启程,秘密进军贵阳,如果贼军撤腿,击鼓追击,本官带大军随后赶到。”
唐海领命而去,刚走到门口,又折身返回道:“大人,末将有一事请求。”
王三善道:“什么事?”
唐海道:“军纪严明,方可称仁义之师,我军在遵义驻扎数月,不少军士滋事扰民,甚至滥杀无辜,百姓愤恨不已。今日唐海入城回来,见一道士被杀,尸浮乌江,经查,此事系军士陈资、王万所为,末将请求大人将此二人斩首示众,以正军纪,取信于民。”
唐海话音方落,旁边一将怒道:“唐海,你这是何意?我手下军士何时轮到你来管教?”
王三善见是千总刘毅,对唐海道:“如今大战在即,正是用人之时,不可自斩军士。”又对刘毅道:“刘将军日后当严肃军纪,切不可纵容属下为非作歹。”
唐海道:“大人,末将并非有意与刘将军过意不去,乃是为胜败大计着想,此二人不斩,民心不附,于战不利。”
王三善见唐海坚持要斩此二人,一时犹豫不决。刘毅担心王三善经不住唐海劝说会斩了自己爱将,乃申辩道:“禀大人,陈资、王万二人抓住一安邦彦奸细,经严刑拷打,供出今日他将与潜藏在遵义城内的另一奸细‘小虾米’接头,据奸细说,他并不认识‘小虾米’,但他穿绿衣上楼饮茶,‘小虾米’自会将一佛珠置于茶桌之上,依此为记。今日中午,陈资带兵把守在茶楼外,王万着绿衣上楼喝茶,不料刚一进去,却碰到一个熟识的小二,那小二道了声:‘军爷也来喝茶’,想必是此话让‘小虾米’识破了王万身份,随即将佛珠弃在地上。王万在茶楼里见地上有佛珠滚动,却不知是谁丢在地上的,顿时大怒,叫来陈资等人,将楼上喝茶的十个客人全部抓了起来。后来经过拷打,十人中无一人承认自己是奸细,二人无奈,只好将十人全部杀死,分别丢弃在城外各处。大人,陈资、王万为捉奸而杀人,使命使然,何罪之有?”
王三善默默点头。
唐海怒道:“明知奸细只有一人,却要连同其他无辜九人殴死,还敢说无罪?”
王三善见唐海不依不饶,颇为不快,不耐烦地对众将道:“大战在即,众将速速回营备战,此事日后再议。”
主帅一锤定音,众将遵命而退,唐海见状,知道多言无意,也只好默然退出。
2
郭言真名安宣,是安邦彦堂侄,现为帐中偏将。安邦彦围贵阳十月不下,又闻王三善领兵驻守在遵义,遂阴遣奸细化名‘小米虾’前往遵义打探军情,十日后不见音讯,又派奸细再去查看,也是一去不返,于是心中焦虑,寝食不安。安宣道:“大王勿忧,王三善胆小如鼠,不敢前来解围,不如设计诱其南下,将其歼灭。”安邦彦道:“贤侄有何妙计?”安宣道:“我乔扮成贵阳城内李橒的信使去遵义,定能赚他入彀。”安邦彦大喜,遂命安宣假扮成李橒手下的副将郭言,仿照李橒手迹书信一封前往遵义拜见王三善。
得知安宣从遵义回来,安邦彦召众将聚于军帐,安宣慌忙禀告:“大王不好了,那王三善老奸巨猾,原以为他胆怯惧战,却不知其人暗藏阴谋,我已探知他三日后率十万雄兵和四千火器营偷袭我军,特星夜赶来禀告,望大王早定良策。”
安邦彦与众将大惊失色,安宣递上王三善写给李橒的书信,安邦彦接过一看,立即瘫坐在帅位上,良久才道:“幸好贤侄探得此天大的消息,不然孤命休矣!”
众将问道:“该如何是好?”
安邦彦道:“火速传令,全军西撤。”
安邦彦话音刚落,只见一人出列道:“且慢。”
安邦彦一看,只见此人身高八尺,脸色黝黑,孔武有力,乃是自己手下第一大将,苗疆第一勇士山勇,安邦彦道:“山将军另有对策?”
山勇道:“一月前探子回报,王三善仅有一万人马,如何突然变成了十万? 其中定然有诈。”
安宣道:“官军素来奸狡,善用计谋,王三善聚众谋划偷袭我军,帅案上放着一本《海外火攻神器图说》兵书,这些都是末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岂能有假?”
山勇道:“正因为官军奸狡,我们才需万般小心,不能仅凭一封书信就撤军了。”转身又对安邦彦道:“大王,末将听说王三善手下儒将,指挥佥事唐海足智多谋,神鬼不测,我们千万不可上了他的当。山勇愿领一万精兵北伐遵义,一探虚实。”
安邦彦见说,亦觉有理,心中不禁犹豫起来。
安宣怒道:“山勇,你是何意?莫不是说王三善、唐海是诸葛亮、周瑜,大王和我是曹操、蒋干?”
山勇道:“我并非此意,只是觉得贵阳旦夕可破,此时撤退,功败垂成,实在可惜。”
安邦彦踌躇难决,不得已目视军师陈其愚,陈其愚道:“大王起兵,得四十八土目追随,这四十八土目乃大王立社稷之根本,争天下之利剑,不可贸然赌在此地。兵法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我们可暂回大方,多留探子探听官军虚实,如果官军确实只有一万余人,那时再来争胜不迟,如果他们真有十万之众,又有火器营助战,我们退至大方,官军也奈何不了我们。”
安邦彦大喜道:“军师谋划周全,乃上上之策。众将听令:大军撤退百里,避敌锋芒,再留下五百精灵探子化为百姓模样隐伏在贵阳城外,随时打探王三善军情,孤日后再来与他争个雌雄。”
山勇本想再争,却不料安邦彦早已离座而去,无奈之下,只好摇头叹息地回到本部军营。
3
安邦彦八万大军连夜撤离,唯有山勇所部一万人迟迟不动,安邦彦得知后连下三道军令催促,山勇无奈,只得拔寨起营。刚走不到五里,只听后面鼓声大作,杀声一片,山勇即下令停止撤退,布阵迎敌。谁料军士见大军早已撤走,又闻西洋大炮威力无穷,个个心中惊慌,哪有心思迎战,一万人马不仅没有一个停住脚步的,反而一窝蜂似地加速逃跑,乱做一团,山勇虽厉声辱骂亦不能止。
正在慌乱间,数千官军掩杀过来,将山勇与数百士兵团团围住。山勇大怒,挺枪冲杀,所向披靡,枪到处血溅甲胄,人过后横尸塞道,官军众将无人能敌。
厮杀半个时辰后,山勇麾下士兵全被剿灭殆尽,战马也在刀光剑影中被砍断一腿,自己连人带枪掉下马来。官军一拥而上要擒,不料山勇一跃而起,大喝一声挺枪又战,复杀数十人,唬得众官兵困住山勇,战战兢兢地不敢近前。
唐海听闻有贼寇凶悍,众官兵不敢近前,不禁勃然大怒,亲率精兵赶来,见敌将已显疲态,遂令众将轮番出战,二三十轮下来,累得山勇精疲力竭,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绊倒在地绑缚起来。
众军将山勇推至唐海跟前,唐海喝问道:“降不?”
山勇踹着粗气回道:“爷爷岂是投降的将军?”
唐海挥了挥手道:“斩了。”
众军士边推边打,山勇只是不做声,军士骂道:“你杀了我多少兄弟,我就给你多少刀,替每个兄弟报仇。”另一个军士骂道:“说的是,一百零四刀,够他好受的了。”
唐海听了军士们的辱骂,不禁大吃一惊,赶忙叫住众人问道:“此贼杀了我们多少人?”
军士回答:“此贼凶悍,一人杀了我们一百零四个兄弟,一刀结果他太便宜他了,我要从他身上割下一百零四块肉来替兄弟们报仇。”
唐海思忖,此人骁勇,一刀斩了怪可惜的,遂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山勇冷冷道:“老爷山勇。”
唐海暗自一惊,问道:“莫不是号称苗疆第一勇士的?”
山勇道:“怎么,你也知道爷爷大名。”
唐海道:“安邦彦不知天高地厚,背叛朝廷,妄称罗甸王,将军乃苗疆第一勇士,为何如此不明道理,助纣为虐?”
山勇怒道:“匹夫休要多言,杀剐随便。”
唐海见山勇誓死不降,暗思道:“这样又勇又忠的好汉,须好好劝降,使他为国家效力。”遂命军士道:“关入囚笼严加看守,待我追敌回来再交巡抚大人发落。”
4
唐海领兵乘胜追击,王三善也与贵阳城内的李橒合兵一处掩杀过来,安邦彦叛军逃窜不及时的,全被斩杀在山野荒郊,一时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唐海回到城郊,得知王三善与李橒大军已经进城庆功,遂令偏将胡权带领大军入城,自己仅带五人来见山勇。
“山勇,我念你乃苗疆第一勇士,不忍害你性命,今带你进城见巡抚王大人,望你弃暗投明,归顺朝廷。”
唐海爱才心切,热切希望山勇归降,山勇却骂道:“你们这些狗官欺压百姓,鱼肉苗民,我恨不得食你肉,剥你皮,岂能归降于你?”唐海听了沉然不语。
这时从远处走来一将,见山勇嚣张,怒骂道:“你这泼贼休要猖狂,你杀了我们总旗周弘,他可是王大人外甥,你想食肉剥皮,好,等入了城,看王大人如何剥你的皮,食你的肉。”
唐海大惊,忙问道:“周弘战死了?”
那将道:“此贼将周弘左眼刺瞎后,又一枪刺穿胸膛,惨不忍睹。”
周弘是王三善亲外甥,山勇杀了周弘,王三善岂肯轻饶?即便山勇愿意归降朝廷,以王三善的心胸,山勇也必死无疑。唐海权衡再三,令那将先回城去,待他走远后,唐海从军士手中拿来军刀,打开囚车,挑断山勇身上的绳索。众军士大惊,忙抽出刀来抵住山勇,众人提醒唐海道:“将军,此贼凶悍,小心!”
唐海朝山勇拱手道:“唐海久仰将军威名,甚为敬佩,既然将军不愿归顺,唐海岂敢强求?将军请速回营去吧。”
山勇大感意外,做梦也想不到站在眼前的儒将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海,更想不到唐海竟然要放了自己。
“原来你就是唐将军,失敬!”山勇拱手道:“只是,唐将军今日放我,只怕日后要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