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先生被问的哑口无言。
他近身跟随太子近十年,哪里能不明白太子的秉性?这个人心眼小,心肠毒,睚眦必报,容不下任何人,更不爱听任何批评建议的话。不然,自己也不会从一开始的位置跌落到现在吃白饭的地位了。反而是范先生这种空有口舌以及几根歪场子的人后来居上,见天的怂恿太子犯事。偏偏太子上头还有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皇后,一天到晚的教导他一些有的没的,自己日日苦口婆心的劝他,结果却是被这群人轮着骂!
说不灰心,说不丧气,怎么可能?
然而这一位是太子啊!当今圣上唯一的儿子。更何况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他虽然现在从太子那里领到的至少一份薄薄的俸禄,但太子终归是他的主子,他不一心为自己的主子着想,他又该为谁着想?
柳先生痛苦的趴伏在地上。
皇帝见状,也不禁长叹口气。“你是个有心的。但可惜啊!是真的儿子无福。现在他既然已经将你赶出东宫,那皇宫里必定没有你的一席之地了。这样吧,朕命人给你谋个外任,你去北平之地做知县吧!”
柳先生心中闪过一抹狂喜。但是,随即他眼中的光芒又是一暗:“微臣多谢皇上厚爱。只是,微臣乃是太子殿下的幕僚,现在即便为太子殿下所不喜,也不该背弃殿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知这句话柳先生你听过没有?”皇帝慢悠悠的声音从上面传来,柳先生心中一凛,似乎明白了什么。
连忙抬起头,他张张嘴,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皇帝冷哼一声:“你虽说是太子幕僚,但别忘了当初是朕将你选送到太子身边的!现在既然太子不需要你了,那朕再处置你的去处不为过吧?更何况,你话里话外,不都是要为这个天下谋福祉么?留在太子身边是为天下百姓谋福祉,难道做一地知县就不是为一地的百姓谋福祉了?难不成柳先生你也不过是徒有其名,只不过是想高高在上的做几件事情成就自己的名声,却不愿意去苦寒之地做知县,苦了自己却成全百姓?”
“微臣不敢!”柳先生忙不迭趴伏在地,“皇上教训得是!是微臣狭隘了,微臣愿意为一地百姓谋福祉,求皇上为微臣赐官!”
皇帝颔首,便命人传了吏部侍郎过来。
半个时辰后,将吏部侍郎及柳先生双双送走,皇帝才长出口气,无力瘫坐在龙椅上。
刘公公端着一杯茶送过来:“皇上,喝口茶歇歇吧!”
皇帝睁开眼,脸上满是颓唐之色。“这个柳先生是个有真本事的,又是一心为国,只可惜……”
可惜什么?可惜了太子!有眼无珠,不认识一心为他打算的治国之才也就罢了,反而还不分青红皂白的将人给敢打出去。反而对一个油嘴滑舌却是一肚子草包的人信赖有加。
这样的人,如何能让他放心将国事交付?
长叹口气,他又不觉想到了自己另外一个儿子。那是一个看似顽劣不堪的孩子,但是从小到大,他又何尝做过半点过分的事?现在又娶了个知书达理的好媳妇,只想媳妇的身份又是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