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叔侄
众人一听,皆倒吸一口冷气。
二十万大军,全是骑兵?
这阵容,堪称是当初良家子董卓的加强版了。
董卓背靠二十万西凉铁骑,打得各路诸候差点当场去世,咽了气。
现在外族一下子集结二十万铁骑,前来犯边,这分明是所图甚大呀。
按理,外族之患是常事,每年在大汉的幽州、并州,都会有不定时的小股外族,挥兵前来打秋风。
这些外族兵马,往往是选择在冬天。
因为是放牧的草原部落,冬天草枯水涸,无以为继,不得已只好冒险前来和汉军抢地盘。
消耗人口的同时,顺手抢些物资回去,供养女人和小孩子。
但二十万大军,就不正常了。
绝对有猫腻。
刘备将手中的书信,递给荀攸,让荀攸看完,给各人传了下去,说道:
“这书信,乃是国让的族兄,渔阳郡守田畴送来的,说是外族犯边,以渔阳的兵力,无力抵挡,希望涿郡能派兵相援,倘若涿郡未能如期击败外族,田畴为了保住渔阳的田地,只能背着污名,举渔阳郡城而投降于外族,以保百姓糊口。”
说到底,田畴不管谁是幽州之主,刘虞、公孙瓒、刘备都行,甚至是外族也可。
只要田氏的田地没事,百姓的口粮守得住,田畴就认其为主,奉其为上。
现实,又不失礼貌。
毕竟,田畴还记得自个是汉将,渔阳郡守,懂得先礼后兵,派人来送书信。
按田畴的意思,田氏只顾着种田,田畴当然愿意替刘备种粮种地了,但得渔阳无虞,世间安好才行。
不然,战火连天,良田尽毁,田氏族人再怎么懂得屯田之法,也不能凭空变出粮食来。
“岂有此理。外族势大,就想背主?大哥,给俺三千精兵,俺这就去捅了田畴,将渔阳给大哥取来,只要俺在,什么外族,谁都不能踏入渔阳郡城百里之内。”
张飞醉归醉,听见外族犯边,怒火夹带着酒气,直呼出来,嚷嚷着要去抄出自己的丈八蛇矛,给田畴一个教训。
坐在下首的田豫一脸的难色,田畴说的,田豫能理解,一边是百姓,一边是自己的官职和忠诚,田畴选择保住百姓的粮草,这并没有错。
种出来的粮草,给谁不是给?
那些青黄不接的良田,只须过一阵时间,就能变成黄灿灿的粮草,好过现在被外族的战马践踏,或者一把火给烧了。
至于你说的忠诚?背节?那又是什么,能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