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琅琊
在徐庶的眼中,就陶谦的年纪和见识,早晚得丢了徐州,化为别人的垫脚石。
但要解徐州目前的困境,还真不难。
正如徐庶所说,大军摆下去,搞得徐州人木皆兵,这等架势,就算刘备率兵来到徐州,也不敢造次。
百万徐州军兵一拉出来,估计要担心受怕的人,是刘备,刘备还怕你陶谦趁机吃下刘备军呢。
徐庶话糙理不糙,听在陶谦的耳中,却像是讽刺。
呵呵,秀肌肉?将徐州大军亮出来,抢抢刘备的风头?
陶谦越想,越怒,气不打一处来,徐州要有二三十万大军,陶谦还得用着糜竺、徐庶这些人?
笑话!
徐庶是外人来,不知徐州的水深。
而陶谦是自家人知自家事,别看徐州四处安定,外表一片繁荣,其实徐州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一块肥肉而已。
整个徐州的军兵,拼拼凑凑,满打满算,也不到十万兵马。
别人占据了地盘,拼命爆兵,是钱粮不足,但在徐州,钱粮就不算个事儿,陶谦若打开徐州的各种禀库,里面的钱粮,尤其是兵器,比在册的军兵还要多。
糜家,世代经商,以米粮、兵器为主,甚至这几年,糜家的兵器,都开始外流,卖到各州郡去了。
“哼!小儿之言,不足取信。曹操多疑,刘备外忠内奸,我徐州别说没有多少兵马,真有,也不容如此挥霍,呵,大军出动,不用花钱粮么?”
“再说了,摆出军阵,万一刘备以为本刺史要向其动手,先与本刺史开战,岂不是吃了大亏,替曹操小贼挡了一灾?元直,你且坐下,你年纪尚小,看不透世间之事,皆是人情世故,不止打打杀杀。”
陶谦这人,喜欢说教,说着说着,就开始教训起徐庶来了,听得徐庶表面聆听,心底却是嗤之以鼻。
形势比人强,徐庶不敢反驳、顶嘴,内心思忖:
“陶谦老儿,坐而论道,此等昏庸,莫说刘备、曹操虎视耽耽,换作徐某有机可趁,也绝不会留手,大丈夫当取而代之。”
徐庶甚至有一种预感,刘备与曹操之争,最先被打败的人,应该会是陶谦。
这叫老大、老二相争,输得最彻底,最先死的是老三。
但徐庶不说。
眼看陶谦宴宾客,起高楼,坐等陶谦被蚕食,身死道消。
汉室天下,是英雄的,而陶谦连雄主都不沾边,拥有徐州一地,就是自取其祸。
徐庶默不作言,转身继续走回位子,正襟而坐,双眼却是暗淡无光,两耳不听窗外事,只顾着喝酒吃肉,大有事不关己,高高挂挂之势。
“汉瑜,元龙,你俩父子皆是有识之士,可有何教本刺史?”
陶谦将目光放到陈珪和陈登身上,至于自己的两个儿子,陶谦则略过,看都没多看一眼。
自己生的儿子,是什么货色,陶谦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问了,也白问,还闹心。
陈珪和陈登一听,更绝,父子俩当场齐齐摇头,表示无能为力,气得陶谦想骂,又碍于身份,只得连喝几口闷酒。
最后,陶谦把所有的希望,交给了徐州第一猛将曹豹,说道:
“虎狼,你乃虎将,是徐州的门面,刘备军借道,与曹操一战,属用兵之事,本刺史一向信你、重用你,我徐州的兵马,尽听你一人之令。现在这局面,你打算怎么做?”
让陶谦来谈经论道,附庸风雅,陶谦一个能打十个,但军务、内政,陶谦不想理,也搞不定。
陶谦只得倚靠曹豹,反正军师不给力,计谋不够,猛将来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