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打人不打脸
只见李典的双手拼命地注入气力,然后突然地将长枪甩出,朝着刘备的长剑飞去。
以长枪作为暗器,用来打断刘备的进攻,这也是李典最后能做的了。
长枪,犹如标枪疾飞!
就这,李典还觉得不够保险,身子往右边一歪,整个人瞬间主动摔落马下,直接在地上翻滚了三圈,才堪堪稳住身子。
刘备刚开始望着李典掷来的长枪,眉眼微微一动,剑尖小挑,就将长枪打落,正欲追击时,却发现李典已经摔落马下。
这回,轮到刘备吃惊了。
曹操派出来断后的武将,李典这般不堪一击的么?
好在刘备并不滥杀,手持双剑,驱马到李典面前,神色如旧,笑道:
“李将军,承让了,备侥幸略胜半招。李将军,你输了。”
别看刘备笑意晏晏,心里却起了杀机,只是李典嘴硬,不认输,不服软,那下一秒,刘备就会出剑,一剑斩下李典的首级,好彰显大军之威。
贼首的妙用,不就是用来扬名,镇敌的么?
李典不想死,尤其是刚才见识过刘备的剑招,又想到刘备帐下有张飞这等猛将,还有一个汉室宗亲的名头,似乎不比曹操弱,认刘备为主公,这事不亏。
李典眼中没有一点怨恨或愤怒,麻利地爬起身子,两脚一软,跪下拱手抱拳,说道:
“拜见主公,末将李典罪该万死,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主公,还望主公责罚。李典愿追随主公,为主公效力,将功赎罪,义不容辞。”
形势比人强。
认主,苟下小命,并不寒碜呀。
像刘备这种主公,为人仁德,求贤若渴,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李典极其机灵,知道此时不认主,就算刘备为了名声,不杀李典,也得不到好下场,还不如真心投奔刘备,换个阵营混混,毕竟替曹操垫后,救下曹操一命,已经不欠曹操的了。
同乡而已,又不是亲族,或结义兄弟。
仁至义尽了。
刘备笑了,反手收起雌雄双股剑,赶紧翻身下马,扶起李典,嘴上埋怨李典,说道:
“李将军,何须行如此大礼,李将军之勇,备敬佩不已,得李将军相助,备如虎添翼也。李将军,快请起,你愿弃暗投明,何过之有。”
刘备的姿态摆得极低,令人如沐春风。
在刘备眼中,李典这等二流武将,虽说领兵出征时,一般轮不到当大将,独掌一军,但派来守城,稳固后方,是极其合选的。
再说了,李典可是曹操的人,刘备越是优待,越能让曹操那边的武将人心浮动,人人都想效仿李典。
这叫千金买马骨。
“多谢主公,末将战力低微,唯有一命相报,主公往后但有差遣,尽可直言,上刀山,下火海,末将绝不眨一下眼睛,否则如有天地五雷轰。”
其实,李典的武艺和用兵水平尚可,只是新投刘备,不知刘备军这边的深浅,要是刘备这边能人辈出,那李典就得做小伏低,别出风头,惹恼了各路猛将。
刘备心情畅快,刘备征讨曹操,杀不杀曹操,反倒是其次,实则是看上了曹操的地盘和兵马,如今收下李典,是一个好的开始。
“曼成,言重了,你既投入了我军,你我皆是袍泽,是一家人,当以性命相托。曼成,你且收拢你帐下兵马,与备一道,待大战一息,备再好生设宴相待。”
“得令!谨遵主公之命。”
刘备收了新的小弟,很多事就不用刘备出手了,吩咐李典将本部的兵马约束好,侯在一边,等着廖化几人开始收编。
至于李典?
刘备也没冷落了李典,仍是让李典官任偏将军,以视后用。
刘备这边刚完事,带着李典奔到张飞那儿,只见张飞手持丈八蛇矛,正绑着一员小将,乃乐进乐文谦。
咦?
又俘虏了一员贼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