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水东也不着急,他夹起一只大鸡腿送到了汇文的碗里,耐心地静待下文。
少顷,石良咽下食物,并将杯中之酒喝完,他缓缓道:“在惟宁大陆之外,还有五块大陆,它们分别是,伽蓝、柔兆、玄黓、神麚、精绝。”
“这五块大陆,连同咱们惟宁,统称为木兰洲。”
左水东仔细耹听,认真记忆,心中暗道:“这些信息,我闻所未闻,确实长见识了。”
石良说道:“在惟宁大陆的西北方向,距离也不算太过遥远,是伽蓝大陆。这乌衣老人就在此大陆之上一个叫竹架山的地方。”
“他的书法作品自传入我惟宁之后,在儒、佛两门之中倍受推崇。”
石良顿了顿,看向左水东,“今日你也看到了,为了一轴字帖,不惜撕破脸皮,要不是我师父恰巧经过,今日之事怕是很难善了。”
左水东默默地点了点头,暗忖道:“文人雅士,视字帖如同珍宝,就好比美食之于老饕,是绝对不容错过的。这些人面对心头好,都太过痴狂,这儒门修真之士,也不外乎如是。”
石良说完又将脸转向班鹰,他问道:“班鹰,这四艺狂客怎么如此嚣张,你与他们认识?”
班鹰一仰脖,饮尽杯中之酒,回道:“认识。他们是九华山,竹篱馆的弟子,这四人在琴棋书画四艺中造诣颇高,再加上他们的师父是登楼境,故而十分嚣张跋扈。”
儒门九境,修身、正己、明灯、夫子、登楼、无涯、贤人、立命、圣人。这登楼境对应道门的境界就是化神,在此方天地之中,也算得上是一位大人物了。
汇文一直埋头吃着东西,这时他听见了“棋”,是嘴角一翘,面泛不屑之色。
这般神情一闪而过,很快地就又恢复了原貌,继续着他的“填胃大业”。
说到此处,石良有些不解道:“九华山不是懒慢斋的驻地吗?这怎么变成了竹篱馆了?”
班鹰闻言,不禁大笑起来。
笑罢,他状似得意地说道:“石兄见识广博,怎么还有你不知道的事?”
石良摇着头,道:“真不知道,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班鹰笑意不减,开口言道:“好吧。这九华山有东、南、西、北四座山峰,山中灵气浓郁,四季常春。”
“儒门一系的四家门派共享此山,分别占据着四座峰头。”
“九华山北边的山头,叫枢澜峰,此峰坐落着文澜书院;西边的山头,叫画眉峰,是三牌楼的驻地;南边的山头,叫青竹峰,是竹篱馆的地盘;最后是东边一峰,叫琪琚峰,这才是懒慢斋的山头。”
班鹰介绍完之后,拿起被石良斟满的酒杯,喝了一口。
石良听罢,不住地点着头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师父叫我去九华山懒慢斋其实也没说错,是我自己不够仔细呀。”
石良碎碎念念,自言自语了一阵,随即他举起酒杯,敬向班鹰,“多谢老弟为我解惑,哥哥敬你。”
两人一饮而尽,石良一边斟酒,一边叹道:“唉!儒门势弱啊,真没想到,一座山中居然立着四家门派……”
石良一面感叹,心中一面思忖道:“比起这些门派的境遇,我小说门真可谓是安常履顺、平地青云啊!”
“我们有自己的山头、领地,管理着较大的地盘,不会受着别人的威胁恐吓。”
“虽然我们是无为的藩属门派,但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小说门自主性很强。”
“外界都说无为自然道宗十分强势、霸道,但他们对待我小说门,却总是尊重有加,任由发展。”
“再看北域霸主——北极阁,这将我儒门一系都置于何处了?唉……命运所趋,也是无奈。”
既然提到了懒慢斋,左水东就顺势问道:“石兄此去懒慢斋所为何事?”
班鹰一听,抢着答道:“还能为什么事,斋主破境登楼前去道贺呗。”
石良回转心神,点头应道:“不错。我儒门又出了一位登楼境,可喜可贺呀!”
左水东闻言,默默地喝着酒,他心中盘算道:“上境登楼,前去道贺之人必定不少,万一有南域之人在场,我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左水东想到此处,遂言道:“如此盛事,小弟就不能与石兄同往了,还请石兄见谅。”
石良知道左水东的顾虑,他解释道:“水东勿忧,同去无碍。虽是盛事,但也只在儒门之中小范围进行庆贺。”
“我收到的消息上说,此次庆典,懒慢斋没有邀请任何一个南域之人,水东尽管放心就是了。”
班鹰也适时地插话道:“无隅兄尽管放心,懒慢斋斋主为人极为低调,对于破境登楼一事,他绝对不会大肆宣扬的。”
“你再看他门派之名——懒慢斋,一个懒字,就说明了一切。”
班鹰看了看左水东几人,神秘一笑道:“其人是真的懒,先容小弟卖个关子,到了山上你们就知道了。”
待班鹰说完,石良好奇道:“这些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班鹰笑答:“我与懒慢斋一名弟子关系极好,经常去他们山头玩,所以我才如此了解。”
见左水东一直沉默,班鹰劝慰道:“这一次我文范书院也受邀参加,无隅兄无需顾虑,咱们四人同往。”
班鹰、石良连同汇文都不再吃喝,三人停杯投箸,一起看向左水东。
左水东见两人盛情相邀,他环视众人,略一沉吟,笑道:“好!那就一同前往,一睹圣颜!”
“对嘛,合当如此。”
“无隅兄爽快,我喜欢。来,我敬无隅兄……”
“就敬我们一切顺利,百邪不侵。”
“好,干!”
“干!”
“……”
此事议定,众人心情一片大好,推杯换盏,气氛融洽,好不热闹。
班鹰兴致极高,活跃异常,席间玩笑不断。
此时,他朝着左水东挤眉弄眼道:“无隅兄,有人给你起了一个乌鱼的外号,你怎么不还他一个?”
班鹰这么一说,不禁让左水东想起了在太乙幕府山一事,这“乌鱼”之名,好像就是由石良先喊出来的。
当时在广场之上,还有董俊,众人争执不下……
左水东想到了董俊,不由得又想起了那个仙姿玉色的少女来……
…………
…………
PS.今天是大年三十,一刀给诸位书友拜年。
祝各位书友:
兔年大吉大利,心想事成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