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姐口口声声看不起商人,可身上所穿所戴,更别提吃喝住用,无一不是商人所贩,既然不喜欢,又为何处处依赖呢?”
说到最后,她清亮的眼里透出丝丝漠然,这些话不单让姜卿哑口无言,更是让在场的几名男子都瞠目结舌。
一时雅间内寂静无声,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打破这诡异的气氛才好,于是都沉默着没有开口。
最后颜樾似乎深深叹了口气,语气里的冷凝也消散了不少,柔和几分:“姜小姐,不是所有人都如你这般生在钟鸣鼎食的家族,他们有家庭要养活,有亲人要糊口,商人也有他的责任,不偷不抢不瞒不骗,如若这样还会被你看不起,那请恕我多嘴就是。”
颜樾的这一番话其实是有些不合乎规矩的,甚至是有些妄议皇帝之罪,但她连翻说下来,在场的又是熟悉几人,也就没人在意她这番大胆,反倒是觉得作为女子,她能有这份见解气魄,生出几分由衷的敬佩来。
这时候,有人大笑着抚掌,接着有人撩开帘子,众人一惊,纷纷去瞧,见撩开帘子的是个其貌不扬的小童,不由疑惑。
这时候有位身长玉立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
他年纪约二十上下,面容俊美儒雅,身形挺拔,素白的袍子襟摆上绣着银色花纹,发戴玉冠,通身上下只腰间一只镶嵌了玉石的腰带做饰物,看起来是个儒雅斯文的读书人。
这里头只有姜宁赶紧站了起来,沉声道:“盛二爷。”
能让姜宁站起来这般示意的并不常见,众人一番诧异,回首去细思.....只有那个盛家!
盛家存于世很多年了,可以说比大盛的年纪还要长些。
早在几百年前的周朝就已经开始行商贸易,后来鞑子攻入中原,灭掉了周朝,盛家先祖感知灾难,提早收拾家当南下,待到大盛的先祖皇帝需要银子重塑国民生机时,也是盛家带头捐款。
原本盛这个姓犯了国号的忌讳,按理是要更改的,但先祖皇帝感念盛家的功德,特诏无须更姓,还特赐盛家独揽北江生意,当然,这也源于盛家家底原本就庞大的缘故。
这一代的盛家长子被招作驸马,为本就殷实的盛家家书更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长子娶了公主,则次子掌家做了族长,而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男子,就是盛家如今的掌权人,盛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