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母亲的教诲分不开的。孔子三岁丧父,随母亲颜征移居阙里,并受其教。”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幼年的孔子在母亲颜氏的教育下,早早便遵行礼,因为父亲去世的早,失去家庭支柱的一家,只有靠母亲做零活补贴家用,待孔子稍长,就应聘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孔母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有一天,孔母问孔子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丘吞吞吐吐地说:“都记住了。”
孔母一看就知道不对,看得出孔子的回答很没底气。原计划要接着检查一下,但看到这个样子,孔母就改变了主意。
孔母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妈妈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妈妈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给你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一遍又一遍,直到最后,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哥哥说:“已经没有错字了。”没有听到小孔丘的回音。哥哥看了看,小孔丘已经睡着了,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哥哥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故作惊喜地表扬道:“真是好孩子,说到做到!”并且因势利导:“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是昨天就全会了呢?还是昨天晚上又跟哥哥学会的?”
小孔丘说:“我昨天还不是很熟,昨天晚上哥哥又帮我练了几遍。”
孔母高兴地说:“真是好孩子,实话实说,你要记住,任何时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任何时候都要讲实话。”
小孔丘高兴地说:“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