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负责人想要和彭瀚他们谈,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虽然他面对的是一群学生,但他服务的对象也是一群学生。
学生虽然很好拿捏,随便跟学校那边沟通一下,说不定就能搞定了。
但最反叛的一群人也是学生。
年轻人容易热血冲动,很多时候做事情并没有非常刻意地去考虑后果。
如果最后真的因为这个东西爆发冲突,超市这边也不好收场。
所以,能够和平解决的话,他们超市还是非常愿意和平妥协的。
校内的其他两家超市想要吃下更多的份额,他们的超市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
特别是他对彭瀚提出的那个什么跑腿业务很感兴趣。
据他所知,还有不少有那么几分小聪明的学生,还在宿舍里鼓捣起小卖部了,专门为临近的宿舍出售一些常见的小零食泡面之类的产品。
虽说超市距离那些宿舍都不太远,但在当下这个学生去个饭堂都喊室友帮忙打包的年代,去趟超市还是挺远的。
这种跑腿业务就很迎合了那些喜欢宅的学生。
既然对方想谈,那彭瀚自然也是乐意坐下来谈的。
总不能刚开学就和学校超市闹僵了。
虽然彭瀚觉得自己有那个能力联合其他学生来抵制这家超市,但那么做的后果自然会给学校留下一个刺头的印象。
于人于己都不是一个好的方案。
而跑腿业务,其实就相当于后面的外卖服务,只不过这跑腿业务不局限于饭食罢了。
不过既然选择在学校内创业,彭瀚决定要把这两者结合一起做了。
当下手机互联网还没发展到后世那个地步,所以想要在全社会的那个大环境里搞外卖跑腿服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局限于一个学校内的环境那就简单很多了。
彭瀚打算组建一个创业社团,创业社团字面意思就是搞创业的。
创业往往是需要本钱的。
而想用最少的钱创业,那么互联网创业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至少在学校这么一小个群体里,弄一个跑腿业务还是很简单的。
至于社团招揽的人员彭瀚都想好了,主要以计算机学院的学生为主,毕竟这种服务主要在网页上完成的话会相对简单。
当然,现在点外卖,准确地说快餐,或者订餐一般都是电话为主。
在外卖服务出现之前,餐饮业一直都是以这种传统的电话模式做外卖业务的。
没有专人的配送,主要是由店家自主配送。
又要有人看店做饭,又要有人去配送,这无疑会增加了商家的成本。
而外卖则是把配送和配餐两个部分给分割开了。
配餐简单,主要是由学校饭堂提供,配送就以社团的工作人员为主。
社团的成员主要分为几类,研发、设计的成员,主要是计算机学院的学生,配送的成员主要是面向那种需要勤工俭学的学生,可以在帮助他们的同时还不耽误学业。
毕竟学校里大家吃饭的时间基本是一致的,在吃饭时间段送一送餐还能顺手把生活费赚了,相信很多学生是愿意的。
而且那些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往往内心比较脆弱,社交能力可能没那么好,让他们出去外面做家教的兼职可能做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