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新功能上架之前就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测试的。
现在彭瀚直接把这些功能拿到学校来测试,还能帮助人立方那边减轻负担。
如果是公司内部的测试一般只会测试一下有没有什么BUG。
至于功能完善,挖掘细节等就不是公司内部测试能够搞定的了。
一般而言都是等正是发布了,让消费者去反馈产品的不足,进而进行改动优化。
如果能够在正式发布之前来一次消费者层面的内测能够最大地优化产品性能。
刚刚在给秘书处的干事使用内测版本的人立方时,彭瀚就产生了一个想法。
那就是以后把这些内测功能都放到学校来用。
学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特别是学生会,比之社会上的职场氛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也是大部分学生能够最近距离地接触社会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虽然词语有点不好听,但大多数的高校的学生会就是这么个情况。
人情世故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当然,要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单靠一个学校的秘书处成员显然是不够的。
彭瀚打算在整个学校的学生会以及各大院系的学生会都推广这个人立方内测版本。
一来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以及推动办公无纸化的进程。
二来,可以帮助人立方在推送正式版本之前收集到足够多的用户反馈数据,来完善版本细节。
一个学校的数据不够多,彭瀚打算让以前的同学也帮忙推广。
比如李冉冉、比如郑少宇等人的学校都可以推广。
说做就做,彭瀚直接打电话给Quaful,让Quaful去准备一个内测推广的方案。
Quaful之前还在开会讨论这个内测版本的推广呢。
Quaful原本的打算是让市场部那边在海量用户之中选择一部分人来参与内测问卷调查,然后分发内测资格。
这也是后世大多数公司选择的一个方案,在消费者中抽出一批忠实用户来参与内测。
毕竟想要参与内测资格的用户,基本上都是非常关注公司产品的用户,不然也不会注意到产品新版本内测的信息。
这样也能够获得较为不错的反馈信息。
但这种方法也是有局限性的。
比如这一次人立方打算推出的就是办公功能,以及群发信息到短信的功能。
这种功能是单个内测用户很难用得到的,如果仅仅是获得内测资格的人拥有内测版本,而他周围的同事没有这个版本,两者之间根本没法使用这种功能。
比如大文件传输功能,需要两个人都使用拥有大文件传输功能的版本才可以使用。
这种情况下就很难用筛选用户的内测方式。
而彭瀚所说的,把内测版本推送给高校的学生会使用,这种问题就可以完美解决。
每个高校都会有自己的学生会组织。
学生会拥有一定的成员,这个测试数量完全可以达到测试要求的人数。
而且学生会又和社会上的公司差不多,是一个办公小团体,完全可以用得上办公类功能。
学生又是一个年轻群体,对新功能的接受程度高,也能更好地反馈使用体验给公司。
彭瀚每次都能够恰到好处地给Quaful提供一个完美的方案,这让Quaful觉得跟着彭瀚做事实在是太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