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才会在第二天就被人给宰了。
当人们得知这件事的时候,都很是惊讶,于是便将这件事编入了自己的典籍之中。
也正是这一句话,让石灰吟这个角色,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有一位陈的书生,看过这件事后,就将这件事写在了自己的书上。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震撼,也很有趣。
百姓们并不在意这其中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他们在意的是,这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恶人也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就是因为这样的故事,才让这首诗流传开来,就算是一个文盲,也能背出一句:“哪怕是死,也无所谓,只要有一颗纯洁的心。”
同时,因为这首诗的出现,也让这个故事中的大恶人成为了众矢之的。
甄武到了都运盐使司的时候,一群衙役正在修复昨天被炸塌的城门,但还是有不少人围着看热闹,偶尔还会有人往城门里丢几个坏鸡蛋和烂菜叶。
衙役们虽然愤怒,可是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他们都是穿着官服的,想要欺负就欺负,想要欺负就欺负。
可是,如果这些人的数量足够多的话,再加上他们的权势,怕是会引起众怒。
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他们的下场就不仅仅是丢了官职那么简单了,很有可能会被那些愤怒的民众们给生吞活剥了。
民以食为天,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甄武再次来到了都督府,不过这一次他没有被人护送,而是独自一人前来。
李善长显然是想要掩盖这件事,可这件事却是闹得沸沸扬扬,再加上甄武的一首《石灰歌》,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但大殿之中,却没有一个人说话,李善长并没有弹劾吕本,也没有弹劾朱樉,吕本也没有弹劾李善长,因为这件事,并不是李善长做的。
就连负责修建官府正门的钱吕本,也没有向户部请示过,他自己出了一笔钱。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心照不宣,那就是因为这件事牵连到了朱标和朱樉,所以没有人愿意将这件事闹大。
不过,李善长和吕本虽然有所顾忌,但甄武并没有太多的顾忌,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吞并都运盐使,控制大明的盐业。
甄武来这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敲诈吕本一笔快钱。
他并不知道,这位整天缠着他不放的四皇子,其实就是朱元璋,也就是大明皇子朱标。
所以,甄武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朱元璋会不会同意他的计划。
甄武要改造大明,他要改造的,就是更好的产业,更好的市场。
甄武思来想去,也只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第一个就是教育,大明的读书人都被带坏了,但这件事也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循序渐进。
第二个办法,就是借助这个庞然大物的力量,这个庞然大物的实力已经得到了证明,所以甄武并不担心这个庞然大物会被人盯上,毕竟这个庞然大物只有三年的时间,就算没有这个庞然大物,朱元璋也能再活三十年。
在这样的死神面前,这样的担忧根本就不算什么。
这也是封建时代的好处之一,只要君王够聪明,就不会有太多的顾忌。
但甄武既然要倚仗第二个条件,那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初始资本,如果他能控制大明的盐业,那就再好不过了,有了官府的名义,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金钱,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甄武也不会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朱元璋身上,甄武必须要有一个后手,那就是敲诈吕本一笔钱,用来启动自己的后手。
当甄武走进那还未修复的府邸时,一名面色阴沉的衙役,直接将他给拦了下来。
“你在做什么,给我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