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张俊将军也只是有过一面之缘,并不是非常熟悉。”
谁知道蔡攸却很诚实的摇了摇头,直言自己和张俊并不熟,只不过话还没有说完,突然话锋一转,看向的身边的韩世忠说道:“这位韩将军和张俊将军,关系甚佳,你如果有什么需要问的,一会儿可以问问这位新上任的大帅。”
此时的蔡攸哪里像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宰相,一言一行都像是在和自家的子侄攀谈一样,听上去和蔼异常。
伴随着他的话,在场这紧张的气氛也渐渐的消失了。
众人就这么愉快的交流了起来。至于那些将蔡攸,韩世忠等人包围住的士兵,则早已经在刘延的眼『色』之下纷纷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之中。
——————————————————————————————
虽然汴京城外几十万大军的危险已经缓缓的解除了,但是赵桓这边却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又陷入了一个危局。
因为在他原本的计划之中,完全可以依靠拖延时间来让皇帝把他从牢里面放出来。
可是那份莫名其妙的罪状却全然打『乱』了赵桓的计划。
不过就在她思索着自己未来的时候,情况却又发生了变化。
在昏暗的牢房之中,伴随着若隐若现的烛火,一个身着太监服装的男人分剩只走了过来,借着明暗不一的灯火,这才能看清楚眼前来者竟然是徽宗皇帝身边最信任的大太监梁师成。
此时的他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大理寺的监牢之中。
在他的身后还跟着几个负责传旨的太监。
手里端着一个杏黄『色』的卷轴,很明显是一封圣旨。
“太子殿下,别来无恙了。”
这才刚一走进牢房之中,就迫不及待的跟赵桓打起了招呼,言语之间,满面笑意,仿佛是一位许久没有见过面的好友。
说话的时候也显得颇为和气。
但是当赵桓看到眼前这人的时候,心里面却不由得升起的一丝凄凉。
因为赵桓明白如果现在来传值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太监,那自然就是赦免他的诏书,可是来的却是梁师成那就说明这封圣旨十有八九是找他的问题的。
只不过面对这般情况,他却并没有太多的恐惧,反倒是淡然的坐在了自己的书案前,就着若明若暗的灯光开始不停的在纸上面写着什么。
见到来人之后连头都没有抬,就这样默默的说道。
“隐相,客气了,不知今日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
此时的赵桓微微的笑了,笑面『色』淡然的抬起头来,一张口对梁师成的称呼就是他的一个外号。
而要说这个称号的由来,却还得详细的介绍一下此人的生平。
梁师成乃是徽宗最宠幸的宦官,为“六贼”之一,别看现在虽然是一副太监的打扮,但实际上早已经官至检校太傅。
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并时常找人仿照徽宗的笔迹伪造圣旨,因之权势日盛,贪污受贿,卖官鬻职等无恶不作,甚至连蔡京也需要谄附,故时人称之为“隐相”。
眼下虽然不如王黼风光无限,但也是这大宋朝廷里面少有的几个掌权的人,甚至可以说对官员的威慑力比他这个太子还要强。
并且由于梁师成曾经很多次帮助赵桓保住了太子之位,在以前的时候,两人相处得也颇为融洽。
因此,在听到了赵桓的称呼之后,他不光是没有否认反当时还显得自得了起来。
不过即使是心里再怎么开心,梁师成对于自己此行的使命心里还是有个数的,只是默默地笑了笑,并没有选择继续寒暄。
还不等赵桓作出什么反应,脸『色』变突然严厉了起来。
“赵桓接旨!”
这个权倾朝野的老太监突然大吼了一声,底气十足的声音,传遍了整个监牢,甚至都产生了一阵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