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皇帝在这件事情之后,所见到的第一个外人就必须是他。
至于郓王赵楷则全然不在赵桓的思索之内。
此时的他反倒是又打起了自家这个三弟的主意,由于方腊造反的缘故,这些年来南方一向是不太平。
这期间虽然借助着童贯麾下的西军横扫了大小的军阀,但这事说到底还是人心浮动,现在的江南如同一个干燥的火『药』桶一样,只要有一个小小的火星,就会立刻引燃。
只不过这样的情况却有一个北方无法比拟的好处,那就是经过的一次镇压之后,南方的世家大族们都元气大伤了。
别看现在的赵桓行为做事都在顾忌着世家大族的看法。
但是只要给他一丁点儿的机会,他是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凌驾于自己之上的。
只可惜北方的地主阶级实在是权利和力量实在太大,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代言人的他们早已经和这个国家的土地人力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不管怎么样,赵桓都没办法进行改革,甚至连正面对抗的资本都不存在。
而南方却恰恰相反,本来是这些南方的世家大族,本来就和北方的氏族关系不睦,而方腊这些地主豪强们之所以会选择造反,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作为北方地主阶层代言人的蔡京等人大量的剥夺他们手底下的土地。
这才会激起了方腊起义这么大的一场民变。
因此,在进行镇压的时候,北方的地主阶层们也在不遗余力的进行着,甚至可以把守卫边疆的最精锐的部队调去。
于是,在这场南北的大冲突之中,不管是在经济还是政治都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北方地主阶层,最终还是获得了胜利。
几乎将南方的旧地主阶层彻底的掐死了。
仅有的几个如钱家之类的也都是在『舔』舐着自己的伤口,默默积蓄力量。
因此在赵桓的脑海之中,如果自己打算进行改革,最好的一个地方就是南方,甚至于他对那些南方地主的压迫,还是北方官僚地主阶级们乐于见到的。
只不过早已经被打成了丧家之犬的南方士族们,在这样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况之下,哪里还有胆子像方腊一样造反?
在这种情况之下,赵桓就需要一个能够把江南整个引燃的火星。
他的目光也自然而然的又一次放在了悲催的郓王的身上。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下令不许惊扰皇帝的延福宫。
因为赵桓很清楚,此时的赵楷只有一个地方可以躲藏,那就是皇帝的身边,就在刚刚,赵桓已经想好了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就是找个机会借助皇帝的手把赵楷给放出去。
至于说自己如何登基,如何笼络北方的地主阶级们,赵桓却把目标放在了一个鼎鼎大名的家族之上。
孔家!
曲阜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