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尔咯右翼旗的旗主本塔尔和四子王旗的旗主鄂木布的三千骑为第一阵;乌拉特前、中、后三旗旗主图巴、谔班、巴克巴海的三千骑为第二阵;土默特左翼旗都统古禄格的三千骑为第三阵;土默特右翼旗都统托博克的三千骑为第四阵;鄂硕的三千亲兵为第五阵,五道狂潮冲向明德门。
“竖枪!弓箭手,射!”
掩护明徳门的明总兵陈豹大喜,他是朱亨嘉的亲卫出身,善使一根大殳(狼牙棒),有万夫不挡之勇。此次奉命掩护彭明扬部攻城,以为无仗可打。不料竟来了清军骑兵,这可太好了,有战功立了!
“嗖嗖嗖嗖嗖!”
箭如雨下,射倒一地清骑。
陈豹部俱是百战老兵,枪阵布得极快。清军驰至,面对的是重重枪林。
清军先锋和硕达尔罕亲王本塔尔的侄子衮布,初生牛犊不怕虎,冲在最前面,挥动蒙古弯刀,砍断了前面一截枪头;“嘭”,后排的一杆长枪毒蛇般刺到,衮布头一低,躲过;“嘭嘭”,第三排的两杆枪刺到;“嘭嘭嘭”,第四排又来了三杆枪。
枪太多,衮布躲不过,身上多了几个血窟窿,倒地。
“我儿!”
本塔尔的弟弟本巴什希见儿子惨死,悲痛万分,便要上去拼命。
本塔尔忙一把拽住,“明军军阵难撼,掠过去”。
清军纷纷横掠过军阵,鄂硕见明徳门无机可乘,下令转到武定门。
负责掩护武定门的明总兵周世民,便是那位将陕北搅得天翻地覆的“周大侠”。
“列阵”,周大侠大吼。
他的部下已被编成了战兵,武器装备不比其他明军差,可毕竟是义军的底子,战阵配合上差了些。
鄂硕是从龙入关的老将,立即指挥各部从明军军阵薄弱处攻去。
本巴什希冲在最前面,他要报杀子之仇。
明将孙崇雅欲阻拦,被本巴什希一斧劈成两断。
本塔尔、鄂木布趁势贯穿明军军阵,又返身再冲。图巴、谔班、巴克巴海、古禄格、托博克诸部赶至,将明军冲得七零八落。
周世民实在抵挡不住,只得撤退,撤退中副将朱应奎负伤落马,被马蹄踩踏而死。
正在攻武定门的总兵杨秉胤,见势不妙,立即吹响了撤退号。
“嗷~嗷~嗷~”
蒙古兵呼啸着而来,杨部大溃。
鄂硕又绕到北面的镇朔门。
镇朔门外有大明天全六番招讨副使杨先柱的两千嘉绒兵。四川天全六番是汉化的嘉绒地区,招讨使高氏、副使杨氏,皆是大明的世袭土司。
这些嘉绒兵虽然兵少,却凶悍敢战。见到骑兵不但不逃,反而冲上去,用厚重的大刀砍起了马腿。
“咴聿聿!”
清将额琳沁一时不防,让人剁断了马腿,滚了下来。
还未来得及起身,身上便踩上了一只大脚丫,一个满脸络缌胡的嘉绒兵狞笑着举锤砸去。
“古禄格、托博克,汝二人从两翼包抄他们”,鄂硕对土默特左翼旗都统古禄格、右翼旗都统托博克下达了将令。
两千嘉绒兵被清军包围,虽然全军覆没,却也杀伤了千余骑兵。
鄂硕很心疼,骑兵换步兵,这个交换比可不划算。
再转到和义门,李占春部已撤至城北土坡,列阵以待。
见明军阵形严整,鄂硕舍不得消耗宝贵的骑兵,下令撤退,来去如飞,风一般的消失了。
好端端一场攻城战,被清军骑兵搅成了一锅粥。
范友贤懊恼万分,他忽然想起前些日子放回的土默特部首领俄木布之子包罗。自己派他搅乱归化一带,动摇蒙古鞑子的军心。也不知这小子办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