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亨嘉用眼角扫了一眼顺治帝,心里冷笑,凭汝一个乳臭未干的竖子,也敢占吾大明的花花江山,看朕怎么整治汝!心里动了杀念,脸上却慈祥地笑着,给顺治帝戴起了高帽:“卿为免生灵涂炭,主动令八旗兵弃械归顺。这是大仁、大智、大勇啊!不但无罪,反而有功。稍会,朕会令人敕封卿为恭顺公。来,到朕的车上来”。
手一招,令顺治帝上车,有说有笑地让他随自己一起入城。
多么温暖,多么慈祥,瞬间便把顺治帝的心儿照亮。
这是做给各地的八旗兵看的。北京虽然降了,各地没有放下武器的清军残部尚有不少。坚守在河南开封的罗托、李荫祖,困于山东济南的岳乐,辽东的敦拜,宣大、归化城的马鸣佩等各种乱七八糟的残兵败将超过十万。
所以,还没到收拾顺治帝的时候,朱亨嘉望着福临的眼神,异常和煦,犹如火炉,照得他浑身上下温暖如春。
索尼、米思翰、折库纳、巴哈纳等满洲大臣,见光武帝对自家主子的态度尚算和蔼,紧攥着的拳头又松开了些。
大军接着来到正阳门,打算过此门,再经皇城的天安门、宫城的午门入宫。
“太祖高皇帝,臣等今日终复见汉官威仪!”
刚到正阳门外,忽然来了一百多个身着峨冠博带的士大夫。为首一人,六十多岁,面如冠玉,长髯随风,好一副仙风道骨。
“咦?这声音怎么这么熟悉?”
顺治帝偷拿眼一瞟,鼻气差点没气歪。居然是他!
来的不是别人,乃是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保的冯铨。
这冯铨是明万历年间的进士,因为谄事魏忠贤,以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后又晋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魏忠贤倒台后被削职为民。然后,降清,将祖宗卖了个精光,不仅给清廷出了很多坏主意,还带头剃发易服。在孙金鼎所编的《贰臣传》里,这位名列第十,乃是当代有名的大汉奸。
在顺治帝眼里,冯铨一直都是大清的忠臣,不料他今日竟然高喊起了大明的“太祖高皇帝”,再仔细一看,脑后那根标志着政治立场正确的小辫,也被剪了。让他怎能不愤怒?
怒归怒,可他却深知自己如今是降虏之身,敢怒而不敢言。
“这些忠臣义士姓甚名谁呀?”
朱亨嘉大喜,自己刚一入京,便有这么多义士高呼着“太祖高皇帝”来迎接,真正是天命所归呀!
左右将这伙人的姓名报了上来,朱亨嘉一瞅,楞住了,清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冯铨、左都御史魏裔介、给事中王桢??
汉奸一萝筐,尤以冯铨最为有名。
心里不由得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此时刚入京,尚没到收拾这伙人的时候。
厌恶地摆了摆手,“告诉他们,朕龙体不适,过些日子再召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