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修龙又开始讲自己的光辉事迹。
“哎呀抗倭英雄,失礼失礼!”王广和听他说完,不由肃然起敬,“你们在朝鲜痛击倭贼,这是很好的。倭人可恶至极,沿海为寇,害我大明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是啊,我听人说倭贼野心不小,总是想图谋我大明国土。”
“哈哈,所幸华夏九州英雄辈出,戚将军、俞将军已经作古,现在正是李如松出头的时候了。”
他口中的“戚将军、俞将军”正是戚继光和俞大猷。此二人皆为不世出的大将良材,并称“俞龙戚虎”,所过之处倭寇无不闻风丧胆,足见威名之盛。
“阿婷,叫他们吃饭。”
“开饭啦!”阿婷娇唤一声。
在桌上,曾淑瑶一如既往给王大夫夹菜,堆得与宝塔一般无二;王广和见实在太多,推脱道:“够了够了。”
见到这幕场景,俞修龙不禁打趣道,“王大夫,你别见怪,我娘上辈子是搭房子的。”
“哈哈,俞兄真会说笑……诶!”王广和一笑一分神,碗里登时又多了几块肉,真是防不胜防,急忙又将碗拿开。
阿婷正在乖乖吃饭,一点儿不『乱』动;俞修龙瞧她一番,见果然好了许多,不禁转头问道,“王大夫,我瞧你和我差不多年纪,怎么治病这么厉害,不知从何处学得?”
王广和喂了一口饭进嘴里,“惭愧惭愧,我师父号称‘大明医圣’,妙手仁心,当年曾给嘉靖皇帝看过病。王广和三生有幸,能拜他为师,实在是忝列门墙了。”
“了不得,给皇上看过病……那是太医啊!”俞修龙听了不禁咋舌,转向母女二人道,“妈妈、阿婷,你们好有福气,能碰见神医传人,这可是天大的运气……我都想得病让他治上一治了。”
这几句虽说是玩笑话,但恭维的高明,说得王广和心里一阵舒畅,边吃边笑。
吃完了饭,阿婷给王广和倒来一杯茶,“谢谢大夫给我治病。”
王广和点头微笑,可一看她身上伤痕累累又感到心酸,正所谓“医者父母心”,他对母子二人说道,“我这有几副膏『药』,可助脱痂去疤,先给阿婷贴了吧。”
“好,好。”曾淑瑶忙不迭地接过了。
王广和喝了口水,起身告辞道:“大婶,那我先回了。”
曾淑瑶立马起身对儿子说道:“小龙,你去送送王大夫。”
“好,我这就去。”
俞修龙与王广和一路往木屋前行,两人开始谈天,“广和兄,你既是神医弟子,为何不进宫当太医,却要来到我们这小山沟里呢?”
王广和将往下滑的医箱拢了拢,笑道:“师父在世时就不喜欢呆在宫里,他说学医者要行遍八方,广见博识,方能成为真正的大夫。我记着他老人家的教诲,所以这些年一直四处游历,增长见闻。”
日头已暮,天『色』昏暗,两人已到了木屋前,俞修龙拱手道别:“广和兄,今日辛苦你啦。”
“哪里的话!身为大夫,就是给人看病治病。”王广和说道,“俞兄,不进来坐坐吗?”
“不了,你辛苦了老半天,也该早点歇息,我就不打搅你了。”
王广和在后叮嘱道,“路上不好走,可慢些。”
俞修龙与他告别,往回疾走。这条路走了少说十几年了,十几年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没怎么变,哪里不好走,闭着眼也能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