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确实是这样的。
这里是军事禁区,又不是风景区。
尽管风景很美,尽管也有村庄,但是路上的行人那是真的少。
看不到人。
要说有生气的场景,也就那些咿咿呀呀的小动物了。
小鸡,小鸭,偶尔有那么两只土狗。
也真是奇怪,这么多房子,竟然没有看到几个人。
这要是在古代,着实罕见。
清明上河图,那图上多少建筑,多少人,看一眼就能感觉出繁华。
还有杜甫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可是大唐时代的诗人。
何其的繁荣昌盛,竟然因为“安史之乱”由盛向衰。
如今广厦千万间,而且是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看着眼前的景象,郑凯总感觉缺点什么。
我想应该是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么多房子是有了,要让每个人都欢颜,这事够呛。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娥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良田置的多广阔,出门又嫌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恐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县官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
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
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
一旦求得长生药,再跟上帝论高低。
不足不足不知足,人生人生奈若何?
若要世人心满足,除非南柯一梦兮。
说这个干嘛?
该干嘛干嘛去。
如此盛世,万家灯火辉映,军人当为执剑守护之卫士。
练好自己的本领守着这片安宁。
万里河山壮丽,军人当为家国天下之坚盾,我愿如此,人人皆然。
前辈做到了,我辈也要做到。
只是这路,是不是有点坎坷了?
这条线谁定的?
怎么走这么险峻的路?
我们三个人好走,后面重装部队怎么走啊?
踏着小石板过了一条小溪也就算了,上山这种事天天都发生,也不足为奇。
但走这峭壁是哪位大师定的?
腿都抬不上去,落脚点在肚脐位置,而且落脚点真的只是一个点,一个脚掌面积大小。
而且手部力量也用不上啊。
边上倒是有一条垂下来的树藤,但这么多人都要从这里过,怎么就让人感觉这条树藤要玄了。
要说这是郑凯为了别人考虑,那纯粹是扯淡,后面的人都是团队行动,怎么也能过来。
此时郑凯埋怨这条路上这个点,更多的是因为自己用了不少的力气。
虽然相互之间相互协同一下就好了。
而且班长,郑凯,昌羽,三个人之间也确实互相帮助了。
但三个人都没有向同伴借力。
倔强的三人组。
班长在最前面,先上去了。
郑凯接着上,班长都能上去,自己能上不去?
显然要上去啊。
“不用。”郑凯在心里喊着。
然后使出了全腿的力量,拉着树藤,硬是上去了。
不容易啊。
淋过雨的人,总是会想着给别人撑个伞。
郑凯一回头,准备拉昌羽。
不管你需要不需要,总之我就要给。
你不拉我的手,我就拉你的背囊,总之要为你发挥点作用。
看着路过的这个点,郑凯似乎已经想到了后面人是怎么过了。
想到?
现在都能看见了。
不是说后面的人接近了尖刀班,而是因为尖刀班三人组已经登顶看到了后面的队伍。
而接下来的路线是要向着大部队靠拢了。
也就是脚下的这座山是跨绕式的路线。
我们这组先锋队要绕到大部队的尾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