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禀拱手,诚恳道:“并非洗涮,而是奉祖父之命,想诚心与方家解一解当年两家的心结。 当初祖父与父亲并未吩咐过家下人来方家取回姑母的家,不过现在也已经查清了是谁的吩咐,祖父与父亲管教不严,很是羞愧。”
“这事能瞒住两家,不过是因为当年方宁两家反目成仇,不可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好生谈一谈,有心人从生隙,取得好处。做下这种事,单方是不可能坐下的,只能是两家有人联手。说来惭愧,我宁家这边,乃是我二叔做的,如今只要再将方家这边,与我二叔里应外合的人揪出来,真相自然水落石出。”
宁禀说的情真意切,方婆婆面色淡淡:“说得倒是挺让人心动的。不过我方家一团和睦,不宁家家大业大,兄弟手足相残。宁公子想铲除异己,也别想拿我方家当刀。”
宁家大房和二房虽是同胞手足,不过大老爷一直养在嫡母膝下,记作嫡出名,身份尊贵,且因了宁老太爷与宁老夫人夫妻恩爱,爱屋及乌,宁老太爷对宁大老爷也更看重一些;而二老爷由自己姨娘养着,不论是生活方面,还是父亲的关爱面,都处处不如自己的兄长。
明明是一脉相承的亲兄弟,却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最后闹得如同同父异母一般。
在宁家还没有离开县城的时候,只是个小土财主,已经有这个苗头了,方婆婆虽然现在不清楚宁家的情况,才猜想,也能猜想出来。
在她看来,是宁家大房想除掉二房,打算把这个黑锅让二房背,还能在君丫头面前洗白自己的形象。
她在心底冷哼,宁家内事不平,自己斗得乌烟瘴气,竟然还想把她方家扯进去,想得美!她方家可没有他们宁家那团糟心事。
宁禀无奈,不过他本也做好了没打算一句话说动方婆婆的打算。
“不论方家信不信,我可以宁家日后家势发誓,祖父与我父亲确实是从未做过这等事。方婆婆不相信也情有可原,待日后捉出此人,便真相大白了。”
“还有一事,是在嫁妆之后。祖父与父亲不知道姑母嫁妆的事,虽然与方家闹僵了,但心底还是一直惦念着表妹的,每一年都有派人送来礼物与银子给表妹。”
话音刚落,便看见方婆婆与方秀才又立马拧起了眉头,一脸不虞,宁禀连忙继续道:“当然,我现在也已经知道了,这些年,方家从来没有收到过一笔银子。”
“我自然相信凭二位当年的为人,不会私吞下我宁家给表妹的东西,我大胆猜测,这些东西和银子,怕也是落入了和我二叔里应外合藏在方家的那人。”
“两位不相信有这个人存在,那么不如和我细细核对一番,看看是否有异常呢?如果的确与方家无关,全都是我宁家这边做的,我愿意补偿方家五千两银子作为弥补,聊表歉意。”
方从筠嘴角暗藏着笑意,只觉得宁禀那“当年”二字,用的极好,极妙,当年方婆婆和方秀才的人,的确还是能相信的,那是富足有余,银钱不用太愁的他们,需要的是傲气和清高,现在的人,呵呵……
可惜可怜两位当事人还没有发现。方婆婆与方秀才还沉浸在宁禀的长篇大论,不知不觉的跟着他的思路走,听见那五千两银子,瞬间都心动了。
不多不少,刚好他们还欠了李夫人五千两银子。
方婆婆看了方秀才一眼,然后道:“可以。你说我们要怎么配合你?”
周氏一头雾水,不是说会收拾妙秀吗,怎么又扯到当年先头宁氏的嫁妆一事了?她按捺住心底的不解,疑惑的看了看众人,继续静静的听着。
突然,她看见方从筠朝她眨了眨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