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行铺子进货的来路也还是亏了张管事的福,他帮忙找到的。 当然,这次张管事特别明了,蒋邃没有吩咐,是他个人的好心。
阿代方从筠谢过,哥俩好的拍了拍张管事的胳膊,挤眉弄眼,表示他懂了。
一看阿这模样知道他真没懂,想歪了,张管事哭笑不得。
这次真不是王爷特地吩咐的。
毕竟王爷日理万机,忙着呢,纵然对方姑娘的事算得放在心,也不可能事无巨细的什么都想得周到。
他连自个儿的事都不会想得那么周全呢!
张管事他也没有刻意去帮方从筠找进货的渠道,只是孝亲王府势力大,多的是京城家大业大、背后还没有找到靠山的商行、商号等主动门来投靠,自愿献出几成干股给蒋邃,想让孝亲王府当自家的靠山,保护下自己,以免在这遍地权贵的京城被人给吞了所有产业,哭都没处儿哭去。
最后事成没成是一回事儿,但张管事的交际功夫扶红还要好,他觉得可交的人,会主动热情积分,和人打好交情。
毕竟哪怕事情没成,人家也不敢怨恨、责怪孝亲王府,反倒在看见孝亲王身边得他看重的大管事向自己示好,只会愈发惊喜。
算没有孝亲王府撑腰,当若是孝亲王身边的人愿意帮个忙,也是很好的了。
张管事脑子好,记忆力尤其的好,哪怕是事情分散杂多,他细细想一通,也能在曾经打过交道的人筛选出做米行生意的人。
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由韩老慎重的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方家米行默默的开张了。
方从筠这家米行的地段并没有处于繁华的街道,张管事提供的铺子也有地段好的,相对应的价格便也很高。
她囊羞涩,也不愿意借债,算了算,便果断舍弃了黄金地段的铺面,而是选择了现在这家挨着平民民房的区域。
还记得,当张管事得知最后她选择了这一处时,眼神格外怪异。
……
京城的气候可明州热多了,方从筠守在铺子里,雷打不动的准备开店、关门,让阿、韩琦等人抓心挠背,空有一腔抱负而全无用武之地。
阿抱怨道:“方姑娘,这儿让我和韩琦来守着行了呗,铺子里灰大着呢,整弄得脏兮兮的,你也不嫌弃啊!”
韩琦连忙附和:“对啊!你来这儿,扶红、苡蓝也跟着来,这里多不适合姑娘家来啊……”
韩琦还想滔滔不绝,方从筠一个眼神横过去,他摸摸鼻子,意犹未尽的闭了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痞子学耍赖,当初好好儿的一个闷葫芦,跟着阿待久了也成了一个话唠了。
“方姑娘,来客人啦!”在铺子前面的苡蓝大声喊道。
方从筠闻言立马起身,匆匆从屋子里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