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的问题,都是围绕着许都开始的,那就直接绕开就是了。
再打几天,就撤出许都城,在哪都是打仗,没必要在许都这个树上吊死。
潘闾让手下人放开手脚,以杀敌为主,其他的都不重要。
也因为许都的外城,很容易就被曹操的魏军攻破了,双方展开了巷战,潘闾在城中可是布置了不少疑阵、
曹操利用他对许都的熟悉,也是见招拆招,但总的来说还是潘闾占便宜,有心算无心吗?
准备总比不准备的强,曹操的大军进入了许都城,自然就没有要出去的道理,他只能硬挺着,把营地搬到了城中。
营地要是在城外的话,这战事就不好打了,城内已经战事胶着了,魏军不能再慢了。
曹操真是一边督促重新扎营,一边指挥作战。
这一切也都是潘闾逼出来的,而此时的潘闾已经想着退兵了,同时潘闾还有一个计划,那就是把雍州抢回来。
当初是潘闾把雍州让给了曹操,但如今潘闾又想抢回来了,这是潘闾突然做出的一个决定。
魏军的攻势很勇猛,如果一直这么打下去,潘闾肯定会一退再退,在运动中歼敌。
这个对潘闾到没什么,潘闾是怕底下的兵卒会误会,不是所有人都会前瞻性的,更多的还是只注重眼前的事。
如果潘闾一退再退,那么在天下人看来,潘闾就是不如曹操啊!
本来潘闾是想右线进攻,就是走青州这条路,可曹操也在防着这一点,在青州和徐州的交界处布置了重兵。
也许是吃一堑长一智吧!程昱的死让曹操警醒了,曹操不敢再忽略,潘闾在青州的威望。
青州的那些乱民心向潘闾,但却在大局上帮了倒忙。
那么潘闾只能采用左线进攻,左线虽然曾经被潘闾抛弃过,但是曹操在左线的兵力不多,而且潘闾在左线却有一支兵马可以动用。
那就是益州兵和退守雍州兵,支援兖州战场的益州兵,主要是还是以南蛮人为首的,在益州本土还是有很多兵卒在的。
左线,现在唯独缺少的是一员大将,张任什么都好,但就是不出彩,潘闾很难把这样的大任交给他。
为此潘闾找来了黄忠,黄忠真的是老当益壮,这几年的光景在黄忠的身上,并没有什么体现。
“黄老将军,我们很长时间没见了。”
“王上日理万机,老臣不敢打扰。”
潘闾和黄忠的之间的嫌隙一直存在,潘闾一直都没有改善,因为潘闾之前没想过要重新起用黄忠。
可谁让事情又赶到这了,统帅益州兵最好的人选就是黄忠,可以说是舍他其谁。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虽老,但有力无心。”黄忠这就是再挽转的拒绝啊!
从黄忠被传召的那一天开始,黄忠就有心理准备了,黄忠是心向战场,但他的确不小了。
黄叙去年的时候成亲,给黄忠添了一个孙字,现在黄忠已经当爷爷,子孙承欢膝下,也是黄忠想要的生活。
“汉升,你记得益州的百姓吗?”
黄忠这一生,想要问心无愧,但他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他的确对不起益州的百姓,黄忠的手上沾满了益州百姓无辜的鲜血。
“当然。”
“你有想过补偿吗?”
“当然。”
“曹操的大军,马上要进攻益州了。”
黄忠:“这怎么可能?”
“怎么就不可能了,你以为益州天险,就可以让益州的百姓躲过这场南北之战吗?曹操是不会放弃益州,只要曹操拿下益州,司隶豫州荆州交州,都在他的兵锋之下,试问曹操又怎么会放弃呢?”
“眼下战事胶着,曹操会舍近求远吗?”黄忠懂兵法,潘闾想骗他,可没有那么容易。
潘闾叹了一口气,“这跟算不上是舍近求远,攻打益州的魏军将领是庞德,庞德的身后是西凉的马家,曹操这也就是借力打力而已,我不想让魏军进入益州,所以我这边要先出手,黄老将军可愿担此大任。”
黄忠犹豫了,他没有刚才那份坚决,“王上,想要怎样的结果。”
“夺回雍州。”
“这....”黄忠自问没什么把握。
黄忠:“王上....”
“好了,给个痛快话吧!你要是不去的话,我就让魏延去了。”
黄忠跟魏延可是打过的交道的,如果让魏延掌兵的话,益州的青壮肯定会死伤不少。
黄忠不忍心看到这一幕,“末将请战。”
“好,这才是我认识的黄忠黄汉升,我让黄叙过去帮你。”
这对父子,潘闾不打算让他们分开,上阵父子兵吗?如果让他们分开了,谁要是有个什么意外,会怨恨潘闾的。
“谢王上。”
“黄老将军动身吧!黄叙已经在外面等着你了。”
黄忠走出了大帐,一眼就看到了黄叙,此时的黄叙早就了没有了早年的病容,整个人看起来很精壮英武。
“叙儿,你敢欺瞒于我。”
“孩儿不敢,是王上不让我说的。”
“我是你的父亲。”
“这件事对父亲来说没有什么坏处。”黄叙还不知道黄忠吗?那每天早上都练刀,总不能是在锻炼身体吧!
黄叙知道黄忠很不甘心,还不想这么快的安享晚年,作为儿子的,当然要成全老子了。
“出发吧!雍州这场仗可不好打。”
别看魏军的主力不在雍州,但益州的骑兵不多呀!缺少骑兵可是一个硬伤。
黄家父子离开,潘闾并没有让人封锁消息,就是想让曹操知道,就看曹操怎么应对,如果曹操以不变应万变,那么雍州的战事就会照常进行。
如果曹操有了什么变化,那就是潘闾的机会。
黄忠几年前可是威名赫赫,如今也是宝刀未老,而黄叙是近几年南方后起的猛将,曹操麾下有不少将领,都在黄叙的手上吃了亏。
黄忠和黄叙又是父子,这两个人待在一起,曹操不得不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