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走的走了,病的病了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其中有一派正是墨门。墨家在技术方面有着高超的造诣,只是可惜后来因为秦火一炬,就此没了音讯。用技术来弥补人力的不足,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总归比整日嚷嚷着变法要更有噱头。”
赵似如是说。
陆林却有些疑惑,“那官家认为,赵明诚他们能成功吗?”
“赵明诚不一定能成功,可如果是整个大宋上下都做这件事,朕看未必没有可能。”自从赵似上次看到在自己眼前动起来的机器,赵似便逐渐改变了他的想法。
“官家打算号召国人上下都来钻研他的蒸汽机吗?”
“有何不可。”
“国运衰微,没有神佑,为什么不去试一试赵明诚的法子?而且这制造机器,不会触犯任何人的利益,成本也是极低的。”
这么想着,赵似对赵明诚便有了的新的安排。
陆林领会其意,有所领悟,难怪官家这么看重他。他可以给大宋带来某种希望。
-----------------
汴京城西西郊,远山之中,一个占地几乎达到一顷的作坊开始动工修建了。
因为地基选的范围实在是过大,甚至于有超过大宋王府的占地面积。
作坊尚未开始修建,木材尚未备齐,赵明诚首先就迎来了一大波商人的嗤笑。
赵明诚几乎把他外翁一辈子的心血都加注在了这个作坊上,如此铤而走险的作风,引得汴京上下都把赵明诚从商之事当做奇闻来看。
大家都认为赵明诚这一次一定又会失败。
赵府院子出去买柴米油盐,却听见大家都在骂赵明诚。
“这可不怎么行,好好一个风流才子,放着大好的仕途不走,不是折腾什么鸡,就是捯饬作坊,一把好牌打的稀烂。”
“你们觉不觉得,这个赵明诚,有点像是另一个柳永。你们看他的作为,虽然有才华,可是却不懂得利用自己的才华。白白折腾,蹉跎时光啊。”
众人听了,也都感慨附和,“确实如此。”
这种名声对赵明诚来说非常不利,当赵佶听到外人这么评价赵明诚,他忍不住道,“德甫明显是有大事要做,不屑于在朝趋炎附势罢了。世人大都庸俗愚昧,把眼前的荣华富贵当做天高的东西。只有德甫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高俅也算是看出来了,这些年来赵明诚已经成了赵佶的心尖尖。
两人书信来往很少,平日里说话次数也屈指可数,可是却偏偏达成了某种共识。
高俅忍不住道,“大王眼下运势不佳,唯有赵官人还和大王如常来往。虽然大王和赵官人二人平时不怎么来往,但是却能够做到心意相通。这正是所谓的‘君子之交淡若水’啊。”
“说的不错。”赵佶脸上露出难得的喜色。
在一件事情成功前,最好还是多多忍受磨难,否则摘得了果实便不会好好珍惜。
如今的赵佶,可再没了吃喝玩乐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