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日本——度种
这一天,原本秋高气爽日,天朗气清时。大宋东京静静躺在碧空下,万朵荷花荡漾在犹如白带的汴河两侧。芦苇丛十分茂密,芦苇茎杆长得又粗又高。大风一至,整个河面上一片片芦苇丛哗哗哗地摇动,叶子与叶子之间互相摩挲,发出沙沙沙的响动。
天地间真正的宁静,反而在于草木万物各有声响。
舟楫在渡口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清水被船桨拨向后方,荡漾出涟漪的同时,发出清脆柔和的响动。
而此时此刻,在汴京城人为铸造的高台上矗立着的披着红色庄严外袍的大相国寺静静矗立着,在大相国寺的后山山道里,上下凉亭共有十七八座。
但见一青衣少女一路持着扇子夺路而逃。
赵思诚几人本是就在距离山顶处不远的凉亭里候着,等着让赵明诚自由发挥。
赵明诚愣是没明白,李清照历史上那么虎的一个女子,居然才听了自己一句表白就娇羞逃跑了。
这也太……
赵明诚手中捏着一枚银戒指,上面还刻着赵明诚和李清照的名字。
他根本没有对李清照求婚的机会,此时此刻,只能自己拿着戒指发懵。
李清照只觉得一股子热血从脚底心钻出来,整个人脸红心跳,逃也似地飞下了山。
下去的路上见到赵思诚等人,更是脸色直接红成了猪肝。
赵明诚也跟着快步下了山,“李姑娘,你等等。”
等到了凉亭下,赵明诚忍不住对赵思诚抱怨,“你看你出的这叫什么鬼主意,她一听到我表白,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似的,逃也似地飞下了山。”
赵明诚手里摩挲着准备好的、闪闪发光的银戒指,十分无奈地将其收起来。
这是一副对戒,赵明诚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留着这个现代的婚礼见证,现在看来,还是心里一直对李清照有所期待。
赵思诚从赵明诚手中摸出那两枚戒指,对着太阳,戒指在闪着光芒。
赵明兰觉得自己今日甚是无趣,陪三哥找小老婆,自己实在是对不住小嫂嫂。但是见到这枚戒指,顿时眼前一亮,她也拿过来把玩,“这小玩意儿还做得挺精致的,就是小了点。”
“你不懂这些。”赵明诚一把将戒指夺回来。“现在怎么办,她走了,下次再约她可就难了。”
“都这个时候了,还约什么约。你也是有老婆的人,怎么女孩子这点心思都看不懂。赶紧准备聘礼,八抬大轿、请人上门正式提亲罢。”
赵明诚愣住,“我还没和她讲清楚呢。”
“讲什么讲……你们再见面应该是成婚之夜了,有什么话留着被窝里说吧。”
赵明兰气呼呼地躲着地板,“二哥,你怎么能大庭广众之下说这些。”
“明兰,你也不小了,早晚也是要嫁人的。有什么听不得的。”赵思诚随意说着。
赵明兰娇羞跺脚,“二哥你说什么呢。”
李师师低头笑笑,拉着赵明兰往山下走去。
赵明诚后知后觉,又问赵思诚,“合着害羞逃跑了,就是答应了?”
“不然呢。”赵思诚瞪大双眼,随后又看看李师师,“不知道你当初到底是靠什么打动师师的。竟然连女生这点心思都不懂,她不跑难道还要当场答应你不成。”
赵明诚脸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那我这就去准备。”话说着,赵明诚已经挺直了胸膛。
二人下山的路上,赵思诚忍不住道,“德甫,这可是我最后一次帮你。”
“为什么?”
“我算是盘算过了,你小子永远都没有满足的一天,目前为止已经娶了汴京城最有地位的世家女子为正妻,也已经有了汴京最漂亮的女子为妾,还对我们大宋唯一称得上词女的李清照也想着下黑手。”
“经历这些事,我是怕了,也累了。你若是日后又看上了新的人,我看也注定不会比这三个人差,到时候又要惹事端。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以后你再有类似的事情我可不再掺和。”
赵思诚有句话一直忍着没说,他觉得赵明诚如今这妻妾配比,都快要赶上皇帝了。
“这事不是你主动提议要帮忙的吗,我可没有请你帮忙。”
“那是因为我正好与李清照的亲朋好友都熟识,再加上你和曾兄两个人都喜欢李姑娘。曾兄显然是没指望了,所以我就顺水推舟。但是我现在一想,感觉你娶了李姑娘以后,日后只怕是会更加肆无忌惮。”
赵明诚沉色,“没来由的事情。不过二哥,我每次婚事都有你的帮忙,这一回我和李清照能在一起,到时候定然要送你一份大礼。”
赵思诚摆摆手,“算了吧。我也算跟着你这个弟弟沾光了,若是没有你,我现在指不定连鸿胪寺大门都进不去。我们赵家如今已经位极人臣,可谓盛极一时。我也不知道日后还能不能像今日这般荣耀显达,只想着能快活一天是一天。”
“鸿胪寺整日都是陪一帮外来使节谈天说地,除了国家机密、国家大事,什么都可以聊。女人、酒、车、马,这种生活我以前想都不敢想。”
赵思诚说这话时,脸上都是倦怠之色。眼底一片更是藏着乌青色,像是沉溺于酒色过渡。
看二哥这样,赵明诚不免有些担忧。
“怎么了,有什么烦心事?要知道鸿胪寺少卿在大宋可是被号称为‘睡卿’,你不整天神采奕奕的,怎么还一副劳累之相。”
“你也该听说过倭国每年入朝来大宋的事情吧。”
“知道啊。倭国人旁的不怎么样,但是棋艺精湛。我早年的时候和一个倭国人下过围棋,真的不错。”
提起日本人,赵明诚这个时候心情相对平和。因为此时的日本,不仅仅在身份是从属于大宋,甚至于在心理上是完全的跪舔大宋。
这汴京城里,外族人也是很容易见到的,尤其是倭国人。
他们的国人身材矮小,且都习惯了低头说话。就算是换上宋朝人的衣服,也很容易被辨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