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气还是那么好,整个平阳城的气氛却忽然紧张起来。
一队又一队的士兵往来奔走,城防被完全换了一批,进出城门的盘查变得异常的严格;在大街上无所事事的百姓都被驱赶回家,那些乞丐也都不见了;很多商店都关了门,偶然有人走过,都是行色匆匆。
现在,甚至连最普通的百姓,也感觉到要有大事发生了。
不少位高权重的大臣被召进了宫里。
呼延攸这个宗正大人,自然没有在被召见之列,只能不断的派人去打探消息,自己在家里伸长了脖子等着。
“宗正大人,稍安勿躁,要来的终究是要来的,我们只要随机应变就好。来来来,坐下来喝杯茶,冷静冷静。”郭旭坐在矮几前,悠闲的说道。
呼延攸苦笑一声,说道:“我可没有你这么沉得住气。说真的,我还真是佩服你,年纪轻轻的,你是怎么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这么重大的事情,你居然还象是个没事人一样的。眼看这都要变天了,难道你还看不出来么?”
郭旭悠闲的喝着茶,微笑着说道:“如果事情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中,你还用得着这么紧张么?如果事情你完全不能控制,那紧张也没有用了是不是?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只要见机行事,随机应变就好了。坐下来喝茶吧。”
“我真是没有你这种定力和境界。”呼延攸虽然这么说,但是还是在郭旭的对面坐了下来。
可是,正当呼延攸端起一杯茶正准备喝的时候,只听得脚步声急促,派去打探消息的探子回来了。
呼延攸一把将手里的茶杯扔了回去,人也跳了起来,不等那探子行礼,一把抓住他的衣领,急促的问道:“怎么样了?!”
“有……有圣旨……”那探子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呼延攸更加急了:“圣旨说什么了?”
“圣旨……圣旨说……”那探子喘息得厉害,连话都说不出来。
呼延攸急得眼睛直冒火,大声吼道:“圣旨到底说什么?!”
郭旭也站了起来,拍拍呼延攸的肩膀,心平气和的说道:“你不用这么急,急也就是这一时半刻的事情。先让他喘一口气再说。”
说着,郭旭回身从矮几上端起自己的茶杯,倒满了一杯茶,递给那个探子,说道:“来,喝杯茶,歇歇再说。”
呼延攸无奈,只得恨恨的松开了那个探子。
那探子向郭旭连声道谢,从郭旭手里接过茶杯,一饮而尽,然后将茶杯放在矮几上。
“你歇够了没用?”呼延攸迫不及待的说道。
那探子深吸了两口气,说道:“皇上刚刚颁下圣旨,任命陈留王刘欢乐为太宰,长乐王刘洋为太傅,江都王刘延年为太保,楚王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都兼任录尚书事。在平阳西侧设置单于台。任命齐王刘裕为大司徒,鲁王刘隆为尚书令,北海王刘乂为抚军大将军兼任司隶校尉,始安王刘曜为征讨大都督兼任单于左辅,廷尉乔智明为冠军大将军兼任单于右辅,光禄大夫刘殷为左仆射,王育为右仆射,任顗为吏部尚书,朱纪为中书监,护军马景兼任左卫将军。永安王刘安国兼任右卫将军,安昌王刘盛、安邑王刘钦、西阳王刘都兼任武卫将军,分别统领禁兵,共同辅佐太子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