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探子一口气说完,也难为他把这么多东西记得这么清楚;只是觉得又有些喘不过气来,便自己去倒了一杯茶喝了,用的还是郭旭的杯子。
“岂有此理!”呼延攸大怒,一脚就将那塔子踹翻在地,“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这个杯子是你用得的么?这个茶是你能喝的么?”
那探子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告罪。
郭旭急忙拉住呼延攸,说道:“行了行了,怪不得他,刚才不是我先用这个杯子给他用的么?这位兄弟也是太辛苦了。”
又回头对那探子说道:“你先下去休息吧,宗正大人自然重重有赏。”
那探子连声道谢,急忙去了。
刘渊这一连串的任命,用意很明显,那肯定就是他知道自己已经支持不住,很快就要死翘翘了,所以才交代其身后事。陈留王刘欢乐、长乐王刘洋、江都王刘延年位列三公。这三个人都是匈奴一族中位高权重、素有名望的老臣子,如今被托以顾命重任,别人自然不敢有任何异议。
而宗正大人呼延攸,却什么都没用捞着,他之所以生气,为的就是这个。
其中最耐人寻味的,就是对刘聪的任命。
刘渊任命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都兼任录尚书事。这也就是说,太子刘和虽然是皇帝,那刘聪却是匈奴一族的族长。这样一来,两人几乎是平起平坐。从国家法度来说,刘聪自然应该听刘和的;而从族里的规矩和秩序来说,连皇帝都应该听族长的。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族长是有可能撤换皇帝的。
刘渊把皇位传给太子刘和,把大单于传给了刘聪,实际就是将匈奴汉国一分为二,让兄弟俩各持一半。刘聪还兼任着大司马与录尚书事,“大司马”是国家最高兵职,“录尚书事”的官员可以直接参与政务。因此综合来讲,刘聪尽管不是皇帝,他离皇帝也仅有半个身位的差距。
郭旭知道,刘渊的用意,自然是为了安抚没有皇位继承权的刘聪,给他一个补偿。可是结果却必将把两个儿子都得罪了。刘聪自然是心怀不满,而刘和呢,则觉得父亲老糊涂了,族人、兵权、政权都交给弟弟打理了,还要自己这个皇帝做什么?
刘渊这样的安排,郭旭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他明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已经是水火不相容了,这样的安排,岂不是会让他们更加斗得你死我活么?两个人的权力、地位都差不多,谁也容不下谁,结果就只能是两败俱伤,然后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整个国家。
不过,这倒是郭旭所乐于见到的。
这个所谓的大汉国越乱,对郭旭来说就越好。
“你看到了,现在的形势已经是刻不容缓了。”郭旭看着呼延攸,严肃的说道:“皇上颁下这样的圣旨,明显就是托付身后事,我想他肯定是支持不了几天了。那刘聪把握了所有的兵权还有政权,照这样下去,不用一两年,刘和这个皇帝就会彻底沦为一个傀儡。而你,自然也是什么好处都捞不到。如今的你,已经是跟刘和共荣共辱,休戚与共了。”
呼延攸咬牙切齿的说道:“想不到,这么多年我为了我们匈奴一族,为了我们大汉国尽心尽力,鞠躬尽瘁,到头来他的圣旨里连提都没有提到我!如果不赶快行动起来,以后还有我呼延攸立足之地么?!没说的,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