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康和张美珠结婚以来,每年都会赶在年前回南丘村老家和父母一起团聚。
孩子稍大一点了,朱友康就提前把孩子送到老家,夫妻赶在晚些时候,再骑摩托车回家拜年。
今年情况有些特殊,美珠三哥孩子在北京住院治病,又偏偏到了年底,朱友康去了北京,所以,没有顾上送孩子回老家。
经过昨天晚上的闹腾之后,第二天美珠早早起床煮了饺子。
朱友康睡了一夜之后,身心缓解了一些,可是,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个不停。
他也提前起了床,要给美珠端饺子帮忙,被美珠立刻叫停了:“一边去,不用你的脏手!”
朱友康只好无奈而无聊地,拿鞋油擦他的皮鞋去了。
因为昨天从北京回来,睡得又很晚,他还没有顾上擦一擦自己的皮鞋。
等擦完了皮鞋,美珠的饺子也煮出来了。
尽管张美珠不再像以前那样,给他把饺子端在跟前,再倒上醋,送上蒜瓣,但是,她总得把饺子舀到盘子里和碗里。
朱友康借机从锅台上,自己端饺子去吃。
朱友康自我安慰说:“这叫自给自足,自力更生!”
其实,他心里非常清楚,一个欢乐祥和的家庭气氛,从此不再有了。
这是他感觉最大的遗憾,他要寻找机会,挽回这个不利局面。
因为这样的家庭对孩子、对夫妻都会产生最大的危害。
他心里清楚,这叫自作自受。
他也清楚,别人在这个黄金年龄段,都在鲲鹏展翅,鹏程万里,而自己的仕途和家庭却出现了前所未有之残局。
每每想到这里,他就会心酸难过,他就会紧皱眉头,反思自己的过错。
他想,即便自己跟何海云没有张美珠想象的那样,留宿在一起胡来,但是还是自己贪酒出了问题,这是最不应该的。
他非常清楚地知道,造成目前之现状,一切责任都归自己,跟美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相反,美珠非常顾家,做的非常到位,无论是家庭的、子女的、还是单位的、社会的。
所以,朱友康现在只能咬紧牙关,尽最大努力扭转和挽救这种不利局面。
吃完饭之后,朱友康试探着跟美珠商量回家的事,张美珠断然拒绝了。
这也是朱友康预料之中的事,一是自己出错了,怎么可能跟你朱友康一起,欢欢喜喜回去过年呢?
当然,这里面也有另一个特殊原因——她侄子的突然离去,她正在悲痛欲绝之中。
朱友康心里知道,这些事都巧合地凑到了一起,所以,只好让美珠留在家里,稍作调整。他带着两个穿戴严实的孩子,回到南丘村老家。
“来孩子,让爷爷抱抱。”
“来孩子,让奶奶亲亲。”
爷爷奶奶看到孙子孙女们回来了,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哎,美珠呢?”
“她今天不回来了。”
朱友康回答,说话间他心情有些不太愉快,被父亲书堂看出来了。
于是问道:“俺跟你娘年前都等着你们回来,这不,初一刚回来,还少了一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儿呀?”
“我年前不是说了吗,美珠三哥孩子在北京住院,年前我去了一趟北京。大年三十才回来。朱友康解释说:“她三哥的孩子死在北京了。美珠这几天心里正难受呢!”
“奥,原来是这样啊,阿弥陀佛!”
母亲张丽芝双手合一,瞬间作了一个祷告。
奶奶临走前,把朱家传统供奉的各路神仙,都委托给了她。
这些年来,她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从来没有因为任何理由,影响每一个节点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