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自请降爵
出战前,李婉儿上书说明了劣币众多的情况,萧绍瑜想了一个应对办法:尽快将劣质铜钱花出去,最好换成硬通货粮谷。
换取尽量多的粮谷,不但有利于后续推行粮本位制,还可将南康系工匠工钱、服役补贴等以粮谷结算,避免将通货膨胀转嫁给治下百姓,尽量保证百姓的利益不受损失或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殿下欲购多少?”萧锋再问,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
萧绍瑜也爽快,直接摊牌:“第一单先来十万石,江南粮多价稳,以一石一千钱的价格,足够你再收购五万石了。
我许你一石一千三百钱,当然,运输损耗由你来付。”
淮南水系发达,走水路是可以极大降低运输损耗的,而且萧锋若是动用一些关系,运输费也不必由他来支付,比如朝廷要往北徐运送军粮,夹带一些私货不就得了。
萧锋出面从江南市面收粮,收购价很有可能低于一石一千钱的标准市场价,以他的身份地位享受一些优惠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家里那五万石成本就更低了。
总之,萧锋实际所得要多于三成之利。
“须何时运至睢陵?”
“越快越好。”
“那老夫就接了这单生意。”
“合作愉快。”
做成这单生意,萧绍瑜消耗了一亿三千万铜钱,府中结余铜钱不过一千余万钱,粮谷储备则达到了近四十万石,算是提前规避了劣质铜钱的隐患。
当然,品质最差的那部分私铸铜钱,萧绍瑜是不会支付给萧锋,而是另有用途。
一路无事,大军平安返回御营,萧绍瑜与萧锋联袂觐见梁帝。
“陛下万年!”
捷报已先一步抵达,闻元法僧仓皇败逃,萧绍瑜再立战功,梁帝极为欣慰,苍眸中带着笑意,语气也不掩兴奋:“九郎、阿锋,平身吧。九郎你跟朕说说,这一仗是怎么打的。”
捷报中只是言及济阴军近乎全歼元景隆所部万军,却没有记述战事细节,故梁帝想听萧绍瑜亲口说说。
在梁帝御驾前,大谈特谈战功,绝对是送上门的公关良机,萧绍瑜必须牢牢的把握住,为自己的英武形象加分。
“此战全赖父皇天威浩荡,魏将元景隆未战先怯,所部魏军军心浮动,战力锐减......”
梁帝可没老糊涂,自然听出来这段纯属往他脸上抹金,算是九郎的一片孝心,受用的同时,也清醒的知道这些都是虚的,遂笑道:“九郎啊,说说交战情况。”
萧绍瑜秒懂公关效果极好,梁帝龙心不是一般的悦,果断乖巧的说起具体战事:“儿臣所部济阴军在睢陵防御战中严重受创,后陆续招募的新兵尚未形成战力,故仅率1500精锐出战。
因与元法僧所部三万兵马兵力相差过于悬殊,儿臣遂决定于其通往淮南战场之要冲筑营固守,消耗并迟滞之,为父皇分兵争取时间。”
这正是他战前的战略构想,不掺半点水分,梁帝点点头,温言赞赏:“知己知彼,谨慎用兵,可也。”
梁帝乃用兵的行家,自然是慧眼如炬,点评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