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遇吉见温体仁这些文臣愿意给张贵封王,心里总算愉悦了不少。
说实在的,他这些领兵的武将对张贵不愿意还京,本来也是颇为不满的。
但因为张贵主动要求封王,倒是让他这些跟着张贵一起平定建奴的官将心存了如果张贵封王,自己这些人按理也应该封赏更大的心思。
所以,周遇吉这些官将也就没那么在意张贵不愿意还京的事,而更在意张贵能不能封王的事。
甚至,周遇吉这些官将都有些觉得国舅张贵不肯还京,只怕就是为了逼着皇帝给他封王。
如此一想,周遇吉这些官将反倒不怎么埋怨张贵不肯还京的事,甚至希望张贵能真的被封王。
而现在文臣们同意给张贵封王,基本上意味着封王的事就是确定的事。
因为大明说白了能不能异姓封王的最终解释权还是在文官们手里。
毕竟本质上异姓封王,只要不是那种封疆很大的边塞王,而只是像旅顺这种一城作为藩王属地的藩王,对帝国本就没什么大威胁。
所以皇帝虽然有一票否决权,但也没必要为此要违背文官们一致的决定。
当然皇帝也可以不理会文官们直接封异姓为王。
但这种情况下,文官们不一定会愿意,会将这解释成有违成例,有违国家安全等等。
如今文官们先愿意对张贵封王自然会使得封王这事更容易。
而大明现在的文官官僚们之所以最终妥协,也是没办法,他们现在是真的离不开张贵!
无论是从公义还是从私利上,他们现在都像是一群巨婴,需要张贵这个国舅爷来给他们指定方向,告诉他们该怎么统治这个已经出现蒸汽工业和资本对外掠夺经济模式的新大明帝国。
毕竟儒家只教给他们如何对内治民,不教他们如何对外做大内部蛋糕。
当然,他们也和周遇吉有着一样的心思,知道如果给张贵封王,他们自己的封赏也会跟着上涨。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只是,单单封王是不够的。
对于官僚们而言。
他们还需要张贵回来主持朝政。
如前面所言,这些儒家文明长大的官僚们,还不熟悉如何统治一个被张贵推到近代化且崇尚民族主义的大明帝国。
他们需要张国舅来指导他们。
何况现在也还没到张贵因为功高震主,需要被卸磨杀驴的时候。
毕竟即便按照历史上出现在天启朝的第一权势之人魏忠贤的历程,现在张贵才刚刚被官僚集团们大肆追捧,生祠也才刚刚要被大规模兴建。
换句话说,官僚集团还没从张贵身上榨干所有价值呢,哪里会愿意让张贵就在这个时候抽身而退,不让他们榨干其所有的价值?
故而,毕自严这时候就先道:“封王倒是不要紧,只要不是把整个辽东给他张国舅,就也不算什么。现在最关键的还是,到底如何能让国舅爷回来主持朝政,为君父分忧!陛下最信任他,天下百姓也最需要他,不能让他真的从此归隐,而使天下不安。”
“此事还得需要请陛下酌定!无论是要不要封国舅爷为王,还是该如何让国舅爷还朝,都需要陛下钦定!毕竟这天下之主说到底还是陛下!陛下如果不愿意,大可亲自理政,出宫视朝!如此,国舅爷大可放心在幽远僻静之地荣养,养个二十年三十年都可以!反正按例,本朝外戚本就该闲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