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卿详细说一说!”
这个时候,李临渊侃侃而谈道。
“如今我大明想要真正的变强大,就需要在各个方面都有着人才,当然这个人才并不是,只是治理国家的人才,而是各个方面的!”
“比如在现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也可以再加一些其他的科目,比如算术,农业,医学等,把他们都列为一个专门项,用于收拢天下的贤才,就比如之前的那一个杜清源,虽然他在科举考试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但是他在治病方面确实有着他独到的建议,既然如此,把他安排进派医院,则是最合适的办法!”
“墨家当中有不少的擅长建造工匠,甚至修建筑堤坝的人,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算出来成本,甚至可以采用最合适的工艺,大大增加如今的建筑能力!”
“户部掌管着天下钱财,但是掌管着天下的钱并不只是把钱花出去才会算是钱财,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钱财能够赚取更多的钱财,这样的话,国库才能够更加的富裕!”
李临渊侃侃而谈,将自己心中的设想全部都给说了出来。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听到之后,顿时大惊失色,不得不说李临渊的商量的办法确实是非常好。
本来以为李临渊会趁着这一个机会趁火打劫,将他们儒家连根拔除。
要是真的遇到这种情况的话,等到晨会结束之后,他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地阻止,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临渊竟然会采用这样的办法。
虽然朝堂上多了一些其他的门类,但是所选取的不过是一些专项的人才。
这些人虽然在各个方面有着他们独到的见解,但是不管怎么说,虽然他们放弃了一部分的利益。
但是大多数的利益依然被他们抓在手心当中,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影响。
于是朝堂当中的大神一个个的点了点头,并对此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看法。
朱元璋看着此时的李临渊露出了一个欣慰的表情,果然自己没有信错人。
如果这个时候李临渊选择趁火打劫,直接踹了这儒家的老窝,那么自己要考虑考虑这件事情是否应该如此了。
意见,天底下的读书人的数量还是太多,一叶寒的力量根本就没有办法和这些人完全抗衡。
就算是厌烦侥幸,能够完成这些后,他也免不了像商鞅一样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
而李临渊此时选择的做法相当于双方各退一步,虽然都有了一些损伤,但是总体来说还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这让他的心里面非常的不错。
尤其是对于李临渊的能力,在他的印象当中,仿佛又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自己就喜欢这种有能力而且不居功自傲的大臣。
等到退潮之后,朱元璋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突然间想到了,当时徐达不止一次向自己推荐李临渊。
当初自己心里面还是非常的疑惑,这李临渊究竟有什么样的本事能够让魏国公徐达这一个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兄弟相随。
本来想着如果他没有什么其他的本事的话,那干脆给他封一个爵位,也算是看在魏国公徐达的面子上,对他的后人进行一番照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