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武松小胜豹子头 林冲泄密连环马
“谁呀?”
女使锦儿打开了院门,只感觉眼前一黑,好似一堵墙出现在了眼前。
抬头望去,唬了一跳,好一个威武的头陀,一串不知道什么骨头做的佛珠还在脖子上晃着。
两股战战说话都不自觉的颤抖起来。
“大、大师父……是,是要化缘吗?稍等片、片刻……”
锦儿就要关门回身。
林冲夫妇平时也是经常到那庙中烧香的,如今来了个威武头陀,布施一些也没什么打紧。
锦儿刚要关门,却被武松一把按在门上,任凭她双臂使力门板不动分毫。
不等她惊恐开口,武松便已经先开口说话,“姑娘。林教头家是这儿吗?”
是个熟识的,刚要升起戒心又略消减了一些。
“你找我家官人可有什么事吗?”
“他有远方的亲戚托我给他带封信。”
锦儿心中疑惑,林冲和林娘子结婚已有两年,也未曾听说他有个什么亲戚。
虽心中疑惑,却也不敢怠慢。
“你且稍等我入内禀告。”
这么一个大汉,腰间还放着两把戒刀,锦儿不敢随意的放他进来。
这才合了门,又匆匆地入内禀告去了。
武松乖乖的在门口等着,那屋内的林冲和林娘子却是满脸的疑惑。
“我哪有什么远方亲戚呀?”
林娘子也道:“莫不是想求你走些关系的?”
想了一会儿也想不通,林冲也不怕有什么幺蛾子,便让娘子与锦儿在屋里呆着,他亲自去看。
林冲一开门,便见到眼前威武的头陀,双目有神,好似神人一般。
一个八尺来高,三十来岁,燕颔虎须,豹头环眼,似张飞一般模样,又多带了份儒雅之气的人,也入了武松的眼中。
两人未曾开口,互一见面便都心生好感。
英雄惜英雄,林冲见了这样威武的汉子,自然心中喜欢。
武松如今新入了周侗门下,这个似张飞一样的人,又是自家师兄,初次见面,也是心中热切。
如此一来,林冲便不盘问,直将武松往屋里请。
入了屋中,林冲问道:“大师父,不知是我哪位亲戚要你带信?”
武松先是谨慎的看了看四周,虽是在林冲的家中,但他也不知道林冲的家人是否可信。
林冲心细,见武松这个样子,也看出了点端倪。
“放心,家中只有拙荆和一个女使,都是自家人,绝对可靠。”
武松这才恭敬的又冲着林冲一抱拳。
“师兄,可还记得华州的老人家吗?”
林冲吃了一惊,啊呀一声。
又转惊为喜。
“你…这……啊呀!是我师父送信来了吗?你是我的师弟?恩师身体可好?”
武松也不多说,连忙将书信送上。
“师兄,前因后果尽在书信之中,你还是看完再说吧。”
林冲面露狐疑,心中隐隐有了些预感。
从武松手中接过书信,小心翼翼的拆开,是那多年未见的熟悉字迹。
只略看了两眼,那狐疑夹杂着惊喜和回忆的眼神瞬间呆住了。
林冲呆呆愣愣的立在房中,虽看着书信,但两眼无神,嘴巴也惊讶的微微张开,半天不知道合拢。
林冲只觉得脑袋嗡嗡的响,耳朵边好似开了个水陆道场,磬儿、钹儿、铙儿全在自己耳朵里打着。
两手无力,那轻轻几张纸,重于千钧,险些散落,林冲终于猛然回过神来,赶紧抓紧。
书信倒盖在自己胸前,眼神也变得警惕。
他目光复杂的看了两眼武松,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重新将那书信拿出细细翻看。
武松立在一旁,两手放在戒刀上,面色如常。
李世民和周侗放心让他来送信,不仅仅是因为他这一身装扮好掩人耳目,同样也是分析过了林冲的性格。
周侗说他这个徒弟有几分张飞的气概,但偏偏在官场里摸爬,变得有些优柔寡断,性子绵软了。
他重义气,重感情,若看了这封信,必然心思复杂,但绝不会为了自己的前程捉拿送信的到官府去,与周侗划清界限。
不仅仅是与周侗感情深厚,他也会同时犹疑,这样做到底能不能撇清干系。
最后思来想去,必然会做出决定,那便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种情况是最符合林冲的性格的。
李世民对周侗的话表示信任,但也不肯把武松的命便寄托在周侗对他徒弟性格的分析上。
出发前也暗暗叮嘱,让武松时刻保持警惕,必要的时候也该先下手为强。
那种时候也不必顾忌什么感情脸面,都以武松性命为要。
李世民相信,若武松在先下手为强的情况下,必然能在官府反应过来之前逃之夭夭。
周侗与林冲多年未见,也有许多话想说,长长的书信并不能尽含其意。书信再长,也有结尾的时候。
等这么一会儿,林冲已反反复复将书信看了整整三遍。绞尽脑汁的琢磨着,希望这里面有暗语,这是师傅和自己开的玩笑。
自然一无所获,也只能木然的接受这个现实。
见到师弟的欣喜,以及见到英雄好汉惺惺相惜想要过过手的激动,此刻都烟消云散。
“师……请,请先坐。”
林冲的嗓子有些艰涩。
重新恢复了冷静,将那书信中无法全部提及、语焉不详的话一一向武松请教。
两人坐在这里,一谈便是半个时辰。
真真正正的将一切的细节都掌握之后,林冲也只能无奈的闭着眼叹着气。
如今恩师从贼,又能怪得了谁呢?师父没有错,梁山的贼寇也没有错,投靠梁山的百姓更没有错。
那错的到底是谁呢?林冲不敢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