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在说说笑笑中吃完了晚食。
翌日清晨,李建民过来的时候姑姑已经备好小食铺子所需豆皮。
几人将货物摆上了骡车,这时候李嫣从厨房抱着两个陶罐走了出来,里面装的是今日做胡辣汤要用到的辣椒粉。
将所有的货物归置妥当,一行人出发前往铺子。
李嫣好些日子没有来过城中,城外集市似是比从前更繁忙了些许,沿街两旁又竖立起好几间铺子,铺子的外型已经初具规模,只剩下内部的装修、装饰亟待完工。
李嫣从这些铺子门前经过,便能瞧见铺子里面一片繁忙景象,敲敲打打的声音不时从里面传来,埋头苦干的工匠们忙碌不已。
李建民对着一旁的堂妹道:“你一段时日没来集市,可能不知晓集市外又多了许多的铺子。现在边关战事停歇了,各家掌柜的应是在赶工期,想要尽快开业,近日又招了不少的匠人!”
各家掌柜的也没有想到战事能这么快的结束,如今城外集市以肉眼可见的速恢复了活力。
最近这段日子前来的集市采买的还只是附近城镇的小商贾,他们得在更多的商号前来前,将铺子建好,为此更是不惜投入了更多的人力与物力。
李建民看着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的铺子,心中微微担心,他颇为顾虑的回头问道:“妹妹,你说城外的集市又增加了这么多的铺子,以后咱们小食铺子的生意会不会受到影响啊?”
李嫣点了点头,“自然会受到影响,吃食铺子越多多,可供顾客选择也就越多。”
“不过有竞争才会有进步,除了要保证食物的本身物廉价美外,还要不断的创新,精益求精,摸索出独属于我们的特色食物,也就不怕没有客人了!”
李嫣见堂哥神情认真的思索,继而笑着道:“集市中铺子越多,集市便越有活力,提供的服务便更完善,集市也就越发的繁华,越容易吸引客商前来。”
往小食铺子去的路上,李建民心中细细咀嚼着妹妹的话,越琢磨越觉的这话说的有道理。
一行人很快到了小铺子里,将骡车上的货物卸下后,众人便忙活开来。
堂哥第一件事是先煮奶茶,小草则添炭生火,将茶鸡蛋和豆干放在了小泥炉子上。
两人之间各司其职,配合的十分默契!
趁着时间尚早,这会子还没什么客人,李嫣先去寻了小舅。
李嫣走到小舅的铺子前,便看到铺子里正有客商同舅舅商讨着什么。
李嫣并未上前打扰,而是打量起了半墙面的兔毛小帽。
许久没来舅舅这里,毛色光亮的兔皮被制作成了围脖或是帽子,有白、有灰,乍一看满墙面的毛皮制品还是相当吸引人的。
“老弟,我们也打过几次交道了,你看我远道而来一趟也不容易,便再多卖些与我吧!”那客商恳求道。
林峰无奈的道:“老哥,不是我不多卖些与你,实在是您要的太多,我手中一时也赶制不出来啊!”
这客商算是林峰的老顾客了,林峰自然想尽量满足这位客商的要求,奈何现在手中实在没有现货,除了抓紧寻人赶制,他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