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飞机的戏份,诺兰一开始是没打算实拍的,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买一架飞机直接炸了?那得花多少钱?
诺兰的想法是直接用微观模型配合电脑特效来做,就像奥特曼似的……
当然,诺兰的镜头,肯定要比奥特曼精致多了。
廖东有点奇怪,他虽然不知道前世《信条》是怎么拍的,但是他听说过一条新闻,大概意思就是诺兰新电影实拍的部分非常多,包括炸飞机的戏份都是实拍,现在怎么不炸了?
诺兰不排斥廖东偷师,所以经常和他讨论拍摄细节。
“我也想实拍,想要炸一架747,可是我问了一下,先不说空军愿不愿意卖给我们,价钱我们也吃不消。”
廖东问道,“你为什么非要炸在服役的飞机?”
诺兰一怔,“你的意思是买一架旧飞机?”
“退役的就行啊,飞机不是也要报废吗?退役的飞机去哪了?总不至于直接就砸了卖废铁吧?”
诺兰看了一眼科特勒,这方面科特勒比较熟悉。
科特勒清了清嗓子,“一般来说退役的飞机要么进博物馆,要么作为靶机使用,最后一种情况就是放到飞机坟场去。”
廖东和诺兰都惊了,“飞机坟场?那是什么地方?”
“就是把退役的飞机都放到一个地方封存,平时也会保养,当做战时储备……”
廖东又有问题了,“你说的这种是战斗机吧?克里斯托弗不是要炸747吗?退役的747也在飞机坟场?”
“也在……”
科特勒下意识回答了一句,然后三个人同时站了起来,他们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退役的军用飞机军方应该不会随便卖,但是民用的能不能交易?
好像可以。
科特勒立刻掏出手机,“我这就去联系。”
不到半个小时,廖东和诺兰就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他们可以买一架退役747,价格甚至比用微观模型拍摄,再做特效还要便宜!
于是整个剧组转移到了洛杉矶,他们的目的地是维克多维尔机场,也叫南加州物流机场,这是美国着名的飞机坟场之一,距离莫哈维沙漠非常近,还不到150公里。
诺兰看中的是一架波音747大型喷气式客机,但是里面的制动系统和一些零件都被拿走了,所以剧组要先做修复工作。
这也不能随便做,主要是剧组也不会造飞机……
另外剧组还需要波音公司提供飞机起降许可和一个飞机棚,这个镜头涉及飞机撞击汽车,撞击灯柱,最后撞上建筑物,引爆着火,然后爆炸,机场可不会允许诺兰这么做,万一把别的飞机也引爆了,那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诺兰买下飞机以后才意识到,他必须一次成功,最多两次。
如果超过两次,成本要比做微观模型还要高。而且连续失败两次,波音公司和机场方面估计不会让诺兰继续尝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