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字石破天惊。
不光楚清歌愣住,连那群刚才还冷嘲热讽的警察都愣住了。
偌大的警局里沉寂了三秒,接着如同冷水下了热油锅,一片哗然。
“不是,江哥,啥意思啊?”刚才负责接待的年轻的男警察,偷偷走到江警官身后,戳了两下江警官的脊梁骨,“小李的男朋友就是边境警察,去年刚因为缉毒负伤,你这边对涉毒的嫌疑人说太好了,小心小李挠你……”
小李就是刚刚对楚清歌反应最激烈的那个女警,此刻虎视眈眈地盯着楚清歌和江警官,眼里像是要喷出火来。
“再说了,之前不是你跟着上司一起去君同律师事务所,要抓她回来审问的吗?咱们一般抓人,都是得有够硬的证据,怎么才这么点时间,你就变了态度了?”
说到这个,江警官也很扼腕。
抓人是得有切实的证据不错,但是奈何被举报的是楚清歌,楚清歌的带教律师是裴景安。
楚清歌是什么样的人物,打了这几个月的交道,大家有目共睹,那是不愧为刑法学泰斗的关门弟子,短短几个月,就接受了媒体采访,办理的案件就已经要上今年经典案例榜的黑马。
再加上一个裴景安。
双剑合璧了属于是。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最怕的就是学法的人犯罪。
学法的人要是犯起罪来,能让你完全逮不到。
就算你有一天抓到他了,根据现有的法律,你还判不了他的罪。
能力越强的,经验越足的,上述此条越适用。
更何况楚清歌和裴景安这种,不但基础理论扎实,学术上有一定研究,还能言善辩,在法庭上也滔滔不绝,能带着在场所有人的思路走的。
死了都能给你辩成活的。
所以接到举报,整个中层警铃大作,第一反应就是——抓起来!趁他们可能还没有接到消息,抓过来!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也是警方侦办案件的一种思路,尤其对于一些证据材料部分丢失的陈年的悬案,这是获得犯罪人口供的常用手段。
那次楚清歌和裴景安要是真能乖乖地配合他们,后续他们的节奏可能也不会像这段时间这么快——那是真怕楚清歌趁着这段时间跑了。
不过要是没有裴景安那一次的阻拦,这次的脸,可能就要打得更响一点了。
一时不知道该不该感谢那天冷着脸,好像别人欠了他二五八万的裴景安。
江警官抹了一把脸,摆手,“已经查过了,楚清歌和毒品没有关系,可能是举报人弄错了名字。”
“……”
“……”
“……”
现场一片寂静。
尴尬的笑容从江警官脸上,传递到在场的每个人脸上。
就连来办事的群众,也都大概猜到了来龙去脉,低着头,嘴角往下撇着,不予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