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都能酿酒,当初她解绑系统的时候可是把累年积攒下的那些都给喝了,这会儿得重新酿。
就这两样的话···倒也无妨,谁没有俩喜好呢!没得谁会拿来说嘴,想到这儿静嬷嬷就笑道:“只听您说奴就觉得好生漂亮!”
“西厢明间和南半边收拾收拾,做个小厨房吧!平日里温个汤水什么的,也方便,不用备太多东西,灶具归置齐全了,放的住的备上些就是了,平日里还是去大厨房叫菜的。”院子里定了,余闲又开始将屋子划分功能区。
毕竟这地方可要长住的。
院子原先安排的过于简单了,除了倒座房做成大通铺住了院子里伺候的,其他无论是正房还是厢房,都是清一色的客厅连俩卧室的模式,明明是二进的精致院子,功能却简单到除了见客睡觉啥都没有。
她的正房之前改动时保留了明间的会客厅功能、西侧间的卧室功能、东稍间的洗漱功能,东侧间改成了衣帽间,西稍间则改成了安置了三面墙顶天柜子的贵重物品储藏间。
“静嬷嬷,一会儿还要劳动你带着久乐将库房里的东西重新归置登记造册。
吃食与药材、家具与摆设都拆分开,一样一册,摆设下还要细分五小册,瓷器一册、珠宝玉石一册、金银一册、木制一册、字画一册,至于料子、首饰、银钱还是原来一样一册不变。
日后吃食单拿出来入西厢北半边,那儿日后就是吃食的小库房了,家具摆设料子还是存放在二进西厢,药材首饰金银则放进正房西稍间。
还有这册子只记来处和入库出库的日子也不成,样子得画上,简单的诸如材质、哪日取出过又放回去了、什么缘由取出的、取出了多久、谁取出的谁入库的都要标记清楚。
日后每月都要清点核对一遍库房里的东西,单做个核对册子,不用记太多,谁,什么时间清点的,有无对不上的,只记这三样就行,谁清点谁盖指印。
这清点核对就交给静嬷嬷、久乐和刘富德了,俩俩一组轮流串着来。”
静嬷嬷是掌事嬷嬷、刘富德是管事太监,久乐是她的陪嫁丫头,叫这院子里三方‘势力’的领头相互监督,她能省不少事儿。
“东厢,南半边改做书房吧!明间也重新收拾,静嬷嬷挑些贵重雅致的大件小件安置上,日后来客别往正房领了,就去那儿吧!”在她看来这正房是套间卧室,属于隐私的地方,不喜欢什么人都能往里进。至于这儿处挨着书房什么的,她无所谓,那个的书房日后多半也就是她看个画本子的用处。
“至于北半边,清空了,有毡子没有,有的话地上铺上厚厚的一层毡子,再靠墙只安置个罗汉塔并两个小几就行了。”她想活动活动的时候也能有个地方。
“对了,在院子里再给我立两个靶子,弄个架子,久乐你把带来的刀枪鞭子弓的都拿出来晾晾,我瞧挨着东厢那儿就挺好。”好叫有些人心中有点数,别一天天上门找不自在。
好什么呀!谁家正院立演武场的,这不是闹呢吗!
静嬷嬷紧忙劝:“王妃若是想活动活动,府里有演武场的,那什么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都有,都齐全,地方也大,能跑马的!”
她是亲眼见过挨了王妃鞭子的大嬷嬷的,知道这位不是个花架子,也就不怕这位动刀枪,反正这位伤不着自个儿。
毕竟她虽没练过功夫,但也听说过什么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练估计她是拦不住这位的,可这位在演武场折腾折腾也就是了,便是谁打听到演武场有动静,也不会往这位身上想,可若这靶子刀枪的摆在前院,那可就直接撂明面上了。
实在是传不去不好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