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虚名而已
灯博会进入百日倒计时,四万平方的南镇灯饰广场上,十几米高的罗马柱已经立了起来,端庄典雅、大气恢弘,足有三四十根。
数百之众的花木养护工人每天都在忙碌着,力求灯博会开幕后,客人所到随处都可见盆景与鲜花。
灯饰广场中心的万叶灯王,让苏清石想起来一些旧事,直到看见它,才让他头一次有了参与到灯博会的感觉。
就着热腾的氛围,苏清石驱车向西,不久之后桥的两边传来有些咸有些腥的味道,水面上可见小舟、斗篷与长蒿。这条通往赤霞的必经之地,渔歌搭配着晚风,若说慰风尘,不见胜于此。
苏清石来到了孟堂举的主场,赤霞的夜,光亮程度比整个源洲浓缩起来还要惹眼,十年前这里就有了酒店、楼房和灯街。也许它的产值在全国村庄还远远排不上号,但谁让这里是做灯饰的呢,每当入夜时,这里看上去绝对是全国最繁华的村庄。
话说孟堂举已很有一段时间不肯理会苏清石了,之所以犯了他的脾气,是因为津古源最需拔剑一拼的时候,苏清石却选择隐了身。他就像个冷漠的旁观者,整日窝在济王滩鼓捣着手头,当初号召大家买了雷石照明的灯头,却是白白贴了冷脸,想到这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段时间,津古源的灯饰企业很憋屈,不仅从前的威势一扫而空,更在坊间被人坐实了土老帽的名声,所有的事情都牵在“请客”这件事上。
灯博会的内核,其实是南镇的野心,依靠底子通达路子,博取超然的场子。如果这件事做得成功,南镇便如筑基之后修得金丹,跨越新的层级。
投入重金搞研发、摆硬件、修基建,这些都没问题,但有一件事是镇上搞不定的,那就是经销商,尤其是国外经销商。
于是,镇上开始发动各大企业争取国外渠道,并拿出千组的预期,甭管是东欧西欧南北美、东亚南亚阿拉伯,只要能把国外经销商拉到南镇,这些有资源的企业都是镇里的座上客。
渐渐地,南镇的氛围也变了,有国外渠道的企业被单独划分,时常到镇委开会,与灯博会的各方组织各种洽谈,反观津古源,一个个都只能干瞪眼。
孟堂举气的是,不是苏清石做不到,而是他不肯做。一开始他以为是中江一事让苏清石偃息起来,但再一想那绝然不符合苏清石的胆量,想想那些年他们是怎么闯的,拎个单杠就敢拼中江、一馆之内料定东江宁城和温岭。
更尴尬的是,东江唐拓等人手握不少东南亚与韩日的经销渠道,并也极尽暗示孟堂举,就差找到济王滩直说我有路子了。
唐拓陈北中这些人,在南镇有台面没底子,而温岭宁城驻来的灯饰园,无不绑着本地谋新局,有的人打关系、有的人通货物,配合精密。
而且百烁中宇也希望这国外经销商的名录,能成为一道筹码,等着雷石带领津古源掀一片狂风暴雨,没曾想到头来连声扑腾也没听到。
这简直是一群人的失落。
所以即便苏清石登门拜访,孟堂举依然板着个脸,只是脸面虽板着,瞧了瞧天色,却是到了喝酒的好时候。
在自家酒店的顶层,孟堂举对着好菜把着好酒,倒酒不看人、提杯对桌角。好久不见苏清石,心里乃有一堆话,可每要出口又觉得不是阴阳怪气就是怂里怂气,他干脆不说了。
“老孟,说千道万这灯博会是镇里搭台唱戏,不管是我们灯饰厂还是国内外的经销商,其实都是捧场人。举个例子,你堂烨请来一个阿拉伯商人,他来南镇之后只会盯着你家的货吗?反过来我雷石请来一个买家,要是他看上了明帝的货,我敢说一句不合规矩吗?”
孟堂举闻言张口就要来,下意识以为这是苏清石备好的开脱,可一个转瞬,又让人觉得这话忒有几分道理。这么多年,南镇一直有个说不上好坏的毛病,那就是遇事就炒、能跟则跟,如线轱辘一样,仿佛多缠一圈便多一分资历,凡遇大事蜂拥而上,此般汹涌扰得人人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