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玄幻小说 > 仙武大唐:转生成狐狸精太棒了 >第108章 文脉之争,惊鸿大笔

第108章 文脉之争,惊鸿大笔(1/2)

 推荐阅读:朕的妃嫔全是女配光之国:刚成赛迦,老婆是居间惠诸天:开局人在火影,有个聊天群开局截胡刮刮乐大奖嘉靖:家有逆子怎么办宇智波战国物语从斗破果宝特攻开始拯救国漫诡异纪元?系统赋我长生不死!诸天剑器行超神:假面骑士的摆烂生活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第108章 文脉之争,惊鸿大笔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神情羞涩却又强装镇定的薛韶容,苏白只感觉头大如斗。

自从发现端倪之后,他这段时间早出晚归,一直刻意躲着薛韶容,就是想保持距离,让对方知难而退。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误美人啊。

苏白忍不住叹了口气:

“韶容,【回澜书院】乃泗州文脉所在,监军大人住进书院,与儒生们诗词唱和,也算是一桩佳话,你又何必耿耿于怀呢。”

别看这小姑娘文静内敛,可对于监军吕凤希不干正事儿、只知道与泗州儒生们游山玩水的做派,却隐隐有着微词。

“监军大人出身董子书院,是专攻《春秋》的经学策士,在诗词之道上并无建树。”

“可他却以堂堂榜眼之身,屈尊降贵,为【回澜书院】的狂生扬名……涨泗州志气,灭我们长安文脉的威风。”

一提到文脉之争,薛韶容小脸顿时认真起来,颇有几分老学究的固执。

所谓“屈尊降贵”纯属委婉的说法。

吕凤希这段时间的表现,几乎可以用献丑来形容。

明明有资格当裁判,却偏偏喜欢亲自下场。

游山玩水、登高怀古,凑一些平平无奇的歪诗也就罢了。

偏偏还附庸风雅,效仿南朝名士范云与何逊“忘年交”的典故,与【回澜书院】一名书生诗词唱和。

可问题是,那名叫做沈思的弱冠书生,文采斐然、卓尔不群,的确有几分诗韵风流。

而吕凤希的诗,却尽是些寻章摘句的陈词滥调,工整有余而灵气不足。

两人唱和之诗流传开来,顿时高下立判。

凡事最怕对比。

吕凤希身为京兆名士,又是科举榜眼,早已经功成名就,可论起诗词之道,却在【回澜书院】一名弱冠书生面前相形见绌。

这种又菜又爱玩的表现,放在京兆府境内,自然可以标榜为提携后进的洒脱。

可此地偏偏是泗州。

泗州身处中原腹心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向来以文脉为傲,自视甚高。

吕凤希的这种表现,很快就在泗州文坛沦为笑柄,甚至发展成了对长安文脉的质疑。

“所谓长安风流,不过是仗着京畿地利,欺世盗名罢了。”

“关中之地,素来以经学传家,循规蹈矩,实在俗不可耐。”

“对对对,如吕凤希这般京兆人物,寻章摘句老雕虫而已,哪有半点文采风流!”

这些评价自然传不到吕凤希耳中。

他还沉浸在以文会友的风雅之中呢。

可薛韶容对此却很是不忿。

吕凤希明明是经学策士,并不以诗词见长,泗州文坛却以偏概全,借机贬损京兆文脉,实在傲慢到了极点。

要知道,文脉和武运,是人道气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白玉京高高在上,掌控天下的人道气运。

为了获得更多的气运倾斜,大唐各州府之间,其实也存在很大的竞争关系。

最直观的,就是文脉与武运的竞争。

因此,薛韶容费尽心思想要苏白一鸣惊人,为京兆府争一口气。

这是她身为京兆府儒修的本能反应。

“可我又不是儒修,为什么要掺和文脉之争?”

苏白心头不以为然。

这个世界的儒修同样走的是炼炁之道。

那种一诗出世而风云变色,直接天降才气、修为突飞猛进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以地域为派别的文脉争锋。

由于涉及到州府气运,甚至可以影响一地之兴衰。

这种大事,自然有京兆府的文坛大佬们考虑,他又何必自作多情。

更何况吕凤希虽然看起来像个书呆子,但毕竟是高中榜眼的人物,表现得如此不着调,谁知道背后有没有什么深意。

反正苏白打定主意,坚决不掺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见苏白态度坚定,薛韶容忍不住神情一黯:

“苏白,贺夫子恃才傲物,飘零一生,此事固然遗憾,可你若因为贺夫子的前车之鉴而不愿展露才华,也实在有因噎废食的嫌疑。”

“贺夫子既然摒弃人妖之别,培养出了你这颗明珠,肯定也不希望伱明珠蒙尘……韶容言尽于此,望君三思。”

说完之后,薛韶容黯然转身,朝驿馆之外走去。

无论如何,她今天都要去参加挂剑台的诗会。

诗词非她所长,那就主动出击,以书法挑战泗州文坛。

她要为京兆府儒修正名。

大不了就当场破境,踩着泗州文脉晋升地煞,扬名立万!

……

目送薛韶容离去之后,苏白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姑娘外柔内刚,他其实挺欣赏的。

可这种欣赏无关风月。

世界这么大,他只想到处看看,暂时不考虑男女之情。

如果薛韶容不能摆正心态,那他就只能敬而远之了。

薛韶容走后。

苏白在大堂吃过早饭,直奔普照寺而去。

普照寺其实就是【大圣禅寺】的外门,凡人们烧香拜佛的古刹。

古刹位于泗州城外十多里处,依山傍水,风景绝佳。

寺内有塔,名为“灵瑞塔”,高一百五十丈,塔顶与日色相映,金彩夺目。

这也是泗州十景之一,名为“佛塔日照”。

大清早的,寺外便已经是人流如织,摊贩们推着小车热情叫卖,俨然一座繁华市集的景象。

跟着香客们排队进入普照寺后,苏白买了一根大香,直奔灵瑞塔而去。

来到塔下,将拇指粗细的大香点燃,插进青铜宝鼎之后,苏白仰望着直插云霄的塔顶,双手合十,默默行了一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