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有蓝色机缘光芒映入眼帘。
【临时抱佛脚(蓝色):连续七天早晨,来灵瑞塔烧香。】
默默感受着脑海中的进度,苏白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
没错,他已经和【大圣禅寺】外门的这座佛塔奇观结缘了。
当初来普照寺游览,观看了壮观的佛塔日照之后,他出于买票的心理,给灵瑞塔上了一炷香。
然后就直接结缘了。
这段时间,为了打探大圣禅寺的消息,他几乎每天都要来普照寺一趟。
锲而不舍的坚持之下。
前几天,他终于刷出了这道【临时抱佛脚】的蓝色机缘。
现如今已经烧了五天的香。
还差两个早上,就能开启佛塔奇观的蓝色宝箱。
希望到时候能有惊喜吧。
苏白忍不住面露期待。
……
完成日常上香之后,苏白离开了普照寺。
骊山教兵马迟迟未至,而【大圣禅寺】早已经封闭山门,龟缩在宗门福地之中全力备战。
就连泗州的景色都早已经看遍。
苏白站在寺外喧嚣的人群之中,一时之间竟有些茫然。
接下来干什么?
思来想去,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算了,还是去挂剑台看看吧。
一年一度的挂剑台诗会,是泗州文坛的盛事。
不光【回澜书院】的儒生们摩拳擦掌,就连泗州辖下所有县城的书院,都会派遣得意弟子前来交流切磋。
泗州民间也对此期待已久,各种声势浩大的宣传,听得苏白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如果没有薛韶容这档子事,他本就准备去看看热闹的。
现在反而搞得他多了几分顾虑。
苏白忍不住摇头一笑。
看来今天要小心一点,别被薛韶容撞上,否则那可就太尴尬了。
然而,此时此刻的他并不知道。
一腔孤勇的薛韶容,已经做好了单挑整个泗州文坛的准备。
……
挂剑台位于泗州城东二十里外,同样是泗州十景之一,素有“秋风挂剑台”的美誉。
此地其实是上古徐国国君的墓地。
之所以叫挂剑台,还有一段“季子挂剑”的典故。
上古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寿梦的小儿子季札,奉命出使晋国,途中路过徐国,受到了徐国国君的热情款待。
季札随身带着一柄宝剑,价值千金,徐君看到之后非常喜欢,但并未出言索取。
季札看出了徐君的心意,决定把剑赠送给他,只因佩剑出使是一种礼仪,于是决定等归来之后再成人之美。
不幸的是,等他从晋国返回,徐君已经过世。
为了兑现内心的承诺,季札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然后怅然离去。
他的行为获得了徐国人的赞赏,遂作《徐人歌》传唱: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千万年来,季子挂剑已经成为了友情与仁义的象征,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歌颂。
诗史杜甫就曾有“欲留挂徐剑,犹回忆戴船”的名句,令泗州文坛为之骄傲。
苏白抵达挂剑台的时候,此地已经是人山人海。
周环四水的高丘之上,有一株参天古柏。
古柏下方的凉亭之中,作为诗会主持人的几名泗州名宿已然就位。
客席之上,还有一名四十多岁的儒雅中年,赫然正是吕凤希。
“这位监军使节可真能凑热闹啊。”
苏白混在人群之中,忍不住啧啧称奇。
他们这些看热闹的围观群众,是无法登上挂剑台的。
高丘之上已经布置出了流觞曲水的案几。
从山顶泉眼中涌出的溪流沿着挂剑台蜿蜒而下,宽袍博带的儒生们临溪箕坐,姿态风流。
随着诗会开始,山顶凉亭中的宿老们开始出题,然后将盛满美酒的木质羽觞放置于溪上,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并且限时作诗。
由于同属于泗州文脉,流觞曲水的过程并没有多少火药味,偶尔有一两首好诗问世,场上便是好评如潮,欢声雷动。
主打一个花花轿子众人抬。
受热烈气氛的影响,台下的围观群众们看得兴致勃勃。
毕竟文脉昌盛,是实实在在好事,可以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甚至还有机会诞生出气运所钟的神童。
围观群众们为此兴高采烈。
可苏白看得就有些无聊了。
他前世是文科生,受信息大爆炸的熏陶,对诗词格律也算略有研究,创作能力只能算爱好者水平,但鉴赏起来绝对眼高于顶。
在他看来,这些儒修所做的诗词只能说中规中矩,并没有让他眼前一亮的佳作。
眼看曲水流觞即将结束,马上要进入下一阶段的丹青字画环节,苏白已经兴致缺缺,准备离开挂剑台。
与其看这些家伙互相吹捧,还不如去青楼听听小曲儿。
可就在他转身之际,远处一道熟悉的女声突然响起:
“小女不才,欲以书法之道,请教诸位泗州雅士!”
苏白豁然转头。
只见一道墨痕冲天而起,薛韶容手持惊鸿大笔,于众目睽睽之下晋升地煞境界!
写不出来诗会的感觉,总觉得太俗气了,删了一章半,直接把这个剧情拉快一点吧,反正也是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