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唯有拍马屁,让主上高兴(12)
此刻,在洛阳学宫的门口,树立着孔子的雕像。
在下方还有一行批语,这是秦王政写下的,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
似乎秦王政,真的崇敬儒家。
可还有三个雕像,一个是墨子的雕像,一个是孟子的雕像,一个是荀子的雕像。
四个雕像,耸立在门口。
代表了秦王政最为崇敬的四个人。
当然,曾经有臣子建议,也把颜回、子思、曾子的雕像,竖立在这里。
秦王政却淡淡道:“不许!”
似乎秦王政很是崇敬儒家,可齐国来的儒生却是觉得,这已经不是儒学了,已经是变样的儒学。
在洛阳学宫的种种,也与齐国的儒家发生大的冲突。这些儒生,只是在洛阳学宫停留一段时间,就是继续西边而去,到了咸阳。
接着,陆续成为一些权贵的门客。
学而优则仕!
孔子是官迷,相应的孔子的徒子徒孙,也是官迷。
此刻,诸多的儒生,汇聚在一起,彼此饮酒在商议着什么。
“秦王政,已经覆灭五国,只剩下区区的楚国,楚国抵挡不住秦国。秦国就要灭六国,成就无上的功绩业绩,齐桓晋文皆是不能媲美。昔日,七国存在,我们有七个选择,可以从七个君王当中,选择一个君王!可现在只能选择一个了!”
“昔日的君王多,我等的选择也更多!更是有贤明的君王,亲自到山野当中,前去拜见贤明的士人,向其询问治国之道,询问着王道,霸道。曾子、子思等就是这样扬名,成为帝王之师!”
“可现在秦王高高在上,那里会谦逊的到乡野当中,寻访名士。只会高高在上,在大堂当中设立考场,召集诸多的学子进入其中,颁发下试卷,择优进行考核。考中的给予重用,考不中的直接罢免!”
“哈哈,你想的太多了。很多时刻考中也是无用,需要关系与人脉,还有背景。若是没有背景和人脉,可能默默无闻。想要当官,最需要的不是才能,而是拍马屁。只有上面的君主高兴了,才会赏赐狗一般,给我们一点吃食。”
“三皇五帝的贤德,齐桓晋文的贤明,皆是不存在了,我们不再是君王礼遇的贤士,只是一个个乞食的猎犬。”
“我在咸阳已经有五个月了,只是一个权贵的门客,乞讨着食物,时常为这位君主,歌唱着乐曲,拍打着节拍,与那些卑贱的舞姬没有什么区别!”
“我比你更为凄惨,我投靠了昌文君,昌文君倒是送上丰厚的食物,可我与其说治国之道,说着圣贤的文章,说着春秋大义,昌文君却是打着瞌睡,说道,我大秦靠着刀剑取天下,春秋大义何用。最为讲究春秋大义的鲁国,早就灭亡了。”
“哈哈,我倒是好一点,在一个大夫家中当着会计,为他们计算着账目,抄写一些文章,倒算不错,衣食无忧,可想要大富大贵,这是没有指望了!”
“哈哈,我也是,彼此彼此!”
“秦国人才太多了,六国的士人纷纷汇聚在这里,想要出人头地,可那里有那样的容易。人才多了,就不值钱了!”
“我们继续在咸阳呆着,还有意义吗,不如归去!”
“不可,昔日苏秦也是憋屈的,受到嫂嫂指指点点,可到了后来还不是活出一个人样子。”
“是呀,这样狼狈的在咸阳,最后狼狈的回去,我等不甘心!”
宾馆当中,众人闲谈着,说着生活当中郁闷的事情,还有各种不甘心,不痛快的事情,越是说着越是憋屈,越是说着心中越发的郁闷,也越发的苦逼。
他们是北漂,不对,是咸阳漂。
随着六国君王的灭亡,很多的权贵也遭遇灭顶之灾,再也无法养一些闲暇的人,很多的士人,底层的门客等,皆是陷入失业当中。
于是,纷纷到了咸阳城,想要求职就业,想要当官。
只可惜,理想很是美好,现实很是残酷。
混得开的,混得好的,只是少数人,多数混得很是凄惨。
有的只是勉强温饱,有的温饱倒是解决了,可也是底层的打工者,有的更是权贵养在家中的门客。
就好似后世很多富豪,喜欢开豪车,住别墅,包二奶,包三奶,还有无数的情妇等,炫耀着自己的财富,炫耀着自己的地位尊贵。
可秦国的大夫权贵们,却是不屑于美人豪宅等低级趣味,炫耀自己。而是用养门客,显示自己礼贤下士,德行高尚。
养门客,会带来各种问题,各种弊病。比如,结党营私。可养门客,却是解决了部分士人就业问题。
秦王政只也只是约束着某些权贵,限制其门客名额,只因为无法取缔。而取缔后,转入地下,或是换一个代号,问题可能更大。
没有了青楼,可有了会所。没有了门客,却是有家奴。至少现在,门客比家奴,在面子上好看一点。
众人在谈论着,在吵吵闹闹的,纷纷散去。
其中一个儒生,名为卢永,也是离开这里,行走一段距离后,到了一个府邸当中。
这是御史大夫王绾的府邸。
王绾,昔日是魏国的儒生,可后来得到秦王的重用,步步高升,成为御史大夫。
王绾,也是招收着门客,门客数量不多,只是有三十多人。
多数为儒生为主。
负责为王绾调查一些事情,或是处理一些文件杂物等等。
王绾,在负责门客的伙食,给予一些钱财后,其实剩下的也不多。
回到这里后,开始处理着杂物。
这些都是秦国的诸多案件,还有秦吏诸多情况,事情颇为繁杂,卢永快速的处理着,对其归类,还给出解决的方案。
就这样忙忙碌碌,已经到夜晚的时刻。
“这样的日子,何时能出头!”
晚上的时刻,躺在床榻上,卢永微微叹息。
这样的生活,已经过了一年之久,若是没有意外,还会继续过下去。
至于指望王绾举荐,可能性不大。
不说其他地方,仅仅是在王府当中,就是有诸多的人才,也不缺少一个卢永。如他这样的儒生,很多很多,在诸多的门客当中只是不起眼的角色。
若是没有意外,一辈子不会有大的进步。
“权贵之家,只要不折腾,可以一辈子富贵;可底层的士人,想要出人头地,唯有折腾。若是底层的士人不折腾,这辈子不会有大大前途,可能一辈子在版牍当中混日子!我不甘心!”
儒生卢永不甘心着。
“唯有拍马屁,让主上高兴了,我的地位才能提升……可如何让主上记得我……”
苦思冥想着,还真的找到一个理由。
次日,儒生卢永前去拜见王绾,说道:“拜见主上!”
王绾翻阅着书卷,问道:“你可有何事?”
儒生卢永说道:“秦王已经灭亡五国,只剩下楚国也是不足畏惧,天下快要平定了,现在秦王不改换名号,就不能颂扬秦王的建立的功业,流传后世。”
王绾说道:“明白了!”
……
几天后,朝会召开。
诸多的臣子,纷纷汇聚而来,站立在下方,等待着。
秦王政从后面走出来,端坐在王座上,头上带着冕冠,十二串珠子垂落而下,穿着黑色的龙袍,气息威武。
新的中书郎冯劫,挥动着鞭子,抽到了几下。
顿时,众人纷纷止住话语,变得安静起来。
冯劫说道:“有事早奏!”
立刻,有一个臣子上前,开始汇报着工作。
秦王在点头,偶尔询问。
能解决的,很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