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徐氏重工厂房,实验室内。
在昨天晚上清点过材料无误之后,徐天宇便第一时间回到了实验室内继续研发。
到现在,又是一个晚上过去。
徐天宇神采奕奕的看着实验室内的材料。
虽然他一个晚上没睡,但此时他的精神面貌却十分振奋。
原因无他,一切都因为昨天军方运输过来的铼金属。
不得不说,这铼金属,真的是好东西。
不仅强度高,可塑性好。
实际上,徐天宇对这一次的研发如此有信心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此前发现了一项和铼金属有关的新型金属合金。
要不然的话,仅仅有一次制造航天发动机雏形的经验。
他的步子是断然不可能迈的如此之快的。
他有信心能造好这一台航天发动机的原因,有一部分原因是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了解。
但最大的一部分是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能完全符合航天领域要求的新型金属合金。
在经过一个晚上的奋斗之后。
徐天宇终于将这个铼合金材料成功弄了出来。
望着手中一小块冰凉的银白色金属,徐天宇的神情有些欣喜。
经过一定项目的检测之后,徐天宇发现手中的这块金属的各项性能和强度,都还要远远超过他的估计。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如此兴奋的原因。
因为这样就代表着,这台新型航天发动机的进展能顺利进行了。
紧接着,他又望着实验室角落处的那一堆铼金属。
当初他随口说说的有多少拿多少,现在看来,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光是那将近八百公斤的铼金属,就足够满足所有阶段新型航天发动机的研究了。
想到此,徐天宇莫名的心安的许多。
殊不知,要是让别人知道了这句话,免不了会惊掉一地下巴。
八百公斤的铼金属用在一台航天发动机上面,这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奢侈来形容了。
这完全是败家子的行为。
在当初王仁清的考虑中,他以为徐天宇是为了接下来的所有研究,所以才需要如此之多的铼金属。
要是让他知道如此之多的铼金属仅仅是用于一台航天发动机上面,那估计他会心疼死。
毕竟,一整个项目研究的材料用量和一台航天发动机的材料用量,这完全就是天差地别的。
不过这时的徐天宇可没有想这么多。
他想的,只有如何将这台航天发动机更好的造出来。
徐天宇走到实验室里的主控制室内。
打开自己关于这台航天发动机的设计方案,徐天宇再一次的改动了起来。
相比起最初的原稿,这台航天发动机的设计方案早已经不知道改动了多少遍。
当然,其中最大方面的改动还要是这台航天发动机其用途的改动。
在第一代航天发动机,或者是那台航天发动机的研发中。
徐天宇的设计初衷就是目前各国航天领域的主流----装载在火箭上的航天发动机。
严格意义上来说,那台仅仅是火箭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