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母亲白天在工作,严辞打电话自然只能选择晚上。
“妈,你吃饭了吗?”严辞拿着话筒,和三十岁的母亲打电话。
“吃过了。”电话那头传来黄美怡的笑声。
严辞的母亲叫做黄美怡,只有小学文化,在省城的服装厂上班,她很会做衣服,因为常做衣服,指甲凹凸不平。
前世就是她用粗糙的双手,支撑起了这个家,让整个家度过暗无天日的日子。
严辞听着母亲熟悉的声音,内心感觉到一种淡淡的温暖。虽然母亲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平舌和翘舌不分,但听着就很亲切。
如果按照和家人相处时间长短,进行一次排序,他和母亲相处时间,仅次于妹妹。
当然了,他和妹妹是相依为命,父母还外出打工,可是他和妹妹从小学到中学,就没有分开过,那关系自然是没得比。
“妈,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电话里,严辞简单聊了下家常,忽然认真地说道。
“怎么了,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黄美怡听到严辞的话,有些疑惑。
严辞不是称呼她为妈妈,而是妈,语气好像成熟了不少。
这些变化,作为母亲自然是能够感受出来,不过她只是认为,是她离开儿子,导致儿子成长了,或者说长大了。
“妈,不是坏事,是好事。”严辞一本正经地说。
“什么好事?”黄美怡忍不住追问。
“是这样的,我投稿了一篇文章,成功进入了一个全国作文大赛的复赛,只要去参加复赛,至少有二等奖。”
严辞知道母亲文化水平低,不知道什么鸟新概念作文大赛,就只是和母亲说全国性的作文大赛。
“啊?真的假的?辞辞你这么厉害啊?”黄美怡不太相信的样子。
“妈,不过复赛在上海,我想去,得坐车去,妈你能回来,和我一起去吗?”
“啊?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会不会骗人啊?你一个小孩子参加什么全国作文大赛,听着就不很靠谱。”黄美怡有点担心。
“不会的,这个比赛很火的,电脑上都可以查到消息,绝不是骗人的。”
“可是太远了,要坐火车去,要不咱还是不去了吧?”
“妈,那边会报销车费的,妈,你放心,到时你跟我一起就好。如果你不回来,我就只能一个人去了。”
“你一个小孩去什么?”
“所以啊,妈回来陪着我去就好了。妈,你相信我,我都赚了好几百稿费了,奶奶也可以作证,你的儿子很厉害的,一定能拿奖的。”
“可是,妈还要上班啊,最近在赶货……”
“妈,你请一个假。”
“……”
电话里,母亲找理由不去,比如太远、费钱、骗人、麻烦,她还要上班等理由,来逃避。
严辞没有抱怨,理解母亲的难处,耐心地解释,来消除妈妈的不安。
在2002年,母亲去省城打工,没有暂住证都是会被关起来,乡下人在外漂泊,在城市里毫无归属感,自然也没有安全感。
在这个世界,穷人太渺小,她没有什么文化,又从未出过省,听说要参加这种比赛,还去陌生的大城市,有畏惧感是自然而然的。
当然了,这也是穷人的局限性,明明机会在眼前,却瞻前顾后,不敢去尝试。
严辞嘴巴叭叭地说,大巴和火车硬座的车费可以报销,参加了有什么什么好处。
最终黄美怡挡不住严辞的请求,终于还是答应下来。
严辞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诚挚地说:“妈,那你快点回来,我和妹妹也很久没见你了,我们也想你了。”
“你这孩子。”其实黄美怡也有点想儿子了。
“拜拜。”
挂了电话,严辞舒了一口气。
距离复赛还有一个月,还有时间等母亲回来,时间上不是很急,母亲如果要回来,两个小时车程就足够了,只是母亲觉得路费贵,一年到头也没回来几次。
县城里没有火车,到时候去参加复赛,得先坐车到市里,在市里坐火车到那一座东方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