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刘邦太出名了,噱头太足了。
人家季布的意思是,人家高皇帝那么牛都被围在平城,你樊哙什么东西也吹这个牛,你比高皇帝还牛啊?
经过刘邦、刘恒、刘启三个时期的集权,没有后顾之忧的刘彻就可以对匈奴重拳出击了。
那么我们为啥匈奴感觉比突厥强?
还是因为为了吹捧刘彻和霍去病,何种无底线的造谣。
孝文帝四年可以发八万五千骑兵击匈奴的汉国缺马,有趣吧~
刘敬说冒顿雄才大略,不会臣服于他人,咱们应该玩和平演变,嫁个公主过去,教他们礼仪,等冒顿死后。
上任的单于跟咱们差着辈分呢。
这玩和平演变的毒计,宣传成了屈辱,有趣吧~
汉三年的荥阳东之战,灌婴就能率领突骑大破楚骑兵。
《孙膑兵法》中的骑兵十法就包含数种突击之法。
《六韬》中就写着骑兵突击敌阵。
可有些人偏要说是霍去病发明了突骑的玩法,有趣吧~
只能说不管是匈奴还是突厥都强盛过,但面对没有后顾之忧的中原帝国,他们都只能被拷打。
我觉得他们是差不多的,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区别,但地位是一样的。
朱标义正言辞:“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害怕他们。”
“那群人也是人。”
“大家都是一样的,你们没必要害怕。”
此时有人站起来:“请问安禄山为什么会造反呢。”
这个问题很无所谓。
实际上是我在水字,并不是我故意水。
而是因为我这两章被封了。
没办法辛苦打的,怎么也不解封。
只能水了,抱歉。
朱标:“说起安禄山为什么会造反,你们知道一首诗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贺知章写的。
唐朝武将的晋升之路是这样的。
从良家子从军--有战绩提官--继续领兵战绩彪炳--入朝廷为官。一般都是为副宰相。
但是贺知章和杨国忠他们干了一件事。
打压武将。
结果成功了,当时边塞宿将被他们一一搞下去。
甚至叫出来:粗野武夫也配和吾等同殿为臣的说法。
文人大胜利,众正盈朝。
边塞军事将领和本地的军人十分不满。
论起科举,我们这些武将后人没有家学传家,也没有姻亲关系能四处行卷。
从此就是文人的奴才了。
所以北方反了,但是也失败了,从此武将再也没有起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