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母到底没有去任何人家里,而是独自一人留在了那间小偏房之中生活。
没了丈夫,她每天少了很多活,闲时就会拿着小垫坐到大门石上发呆,一坐就是半天。
姜母的坚持让姜家儿女无计可施。
长子姜威最为自责难安,和自家媳妇孩子商量之下,决定让闺女姜红夜里去陪姜母一起住,
毕竟老爷子刚走,让姜母一个人独居太让人放心不下,若是老太太想不开……后果不堪设想。
姜红十八了,初中毕业以后就没再出去念书。
因为她形象不错就被乡政府招去做临时工,每天做些打扫卫生端茶倒水的活,一个月工资十五块钱。
小姑娘很懂事,性子也开朗,每天笑嘻嘻的缠着姜母,口口声声“奶,咱俩一起睡吧,我就喜欢和你一起睡”,姜母撵也撵不走,也就默许了她的陪伴……
姜老爹的离世总算让两个儿子成熟起来,不再斤斤计较,不再事事只想着自己,毕竟那个“理所当然”为他们付出不期回报的人不在了。
几个女儿也放下了过去的恩怨,尝试着宽容和忘却。
姜母的土地几个闺女都没要,最终分给了两个儿子。
姜威和姜宇商量好他们二人每家每月给老太太十块钱生活费,几个闺女随意,给不给都行。
虽是这样定下来,但众人心中都清楚,几个闺女只会给得更多。
……
陈卓顾忌着姜婉的心情,这些日子一直陪着她,没怎么管工作的事。
姜婉低落了几日就调整好了情绪状态,毕竟日子还要过,不能总是让丈夫因为自己耽误正事,家里孩子们总看到她愁眉不展的也会心情不好。
她开始试着恢复往日的模样,眉眼带笑,说话时温声细语。
直到晚上孩子们都睡着了,姜婉才会躲在被窝里发泄情绪,偷偷的掉眼泪,脑海里都是曾经老爹对她的好。
陈卓又怎会看不出妻子的强颜欢笑,每天想着法子哄她高兴。
今日二姐陈小兰来了电话,说是和姐夫已经商量好准备按照自己说的来,想再好好学学做面包糕点,只是不知道该去哪学,问陈卓有没有什么好地方推荐。
陈卓想起张秉初的事心头一动,拉起姜婉的手言道:
“这两天我得去趟首都,送二姐二姐夫去学手艺,顺便有桩生意要谈一下,小婉,你和我一起去,带你去天安门看升旗。”
“升旗……”姜婉怔了怔,轻声喃喃道:
“早先我爸活着的时候,总说想去天安门看看,只是一直没时间,也没机会去。”
陈卓听罢笑了笑,那岂不是更好?
他伸手摸摸姜婉的发顶,“那我们就更要去看一看了,替咱爸看一看。”……
因为这次出门是正事,孩子都太小,带着出门太不方便,便只能把阳阳和小光都交给了大姐和二嫂李茹。
儿子还好,傻乎乎的不懂事,但闺女已经记事了,陈卓怕小丫头被“丢”在家里心里会不舒服,便又是亲又是抱的好一番哄,最后想了个主意直接她安排任务,
“闺女,爸爸和妈妈要出门几天,把家还有弟弟都交给你来照顾行不行?”
小丫头刚想说“我也要和爸爸妈妈出门”,结果一听说要自己照顾弟弟,立马小脸一绷用力点头道:
“行!我能照顾弟弟!我把弟弟喂成胖小纸!”
“我的好闺女最厉害了!”
小阳阳就这样被狡猾的爸爸忽悠的心甘情愿留守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