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浔生着闷气离开议事厅,主人都走了,其余的八人也不好继续留在这里。
八大堂的东家们表面上对他恭敬有加,内里实则早已不把他当做权威。
大清没了,院使大人现在也只不过是个不问世事的富家翁而已。
离开欧阳浔的院使府,这八人相约来到一座改成酒楼的贝子府里。
这座贝子府规模不算大,胜在精致,也是这八人中宝清堂的产业。
京师八大堂,从规模上来排序,分别是宝清堂、宝裕堂、宝丰堂、宝寿堂、宝安堂、宝宁堂、宝顺堂、宝心堂。
前清那会儿都是“保”字开头,各有寓意,大清没了,避免惹上麻烦,便统一改成了“宝”字,民间也称其为八宝堂。
京畿之地,八大堂几乎垄断了中医整个行当,但凡在京师开馆行医,必须要花重金获得许可,还得签订一系列合约,其中就包括了药草的采买和销售价格。
正因为八大堂的垄断,在京畿之地,穷人是看不起病的,因此就给了那些脚医可乘之机,普通老百姓明知脚医治病都是在骗人,卖的药都是假药,偏偏还得捏着鼻子把好不容易挣到的钱花出去。
家里老人小孩生病了,治不治得好先不说,有没有药吃才是最重要的,否则眼巴巴看着家人痛苦,不光自己心里难受,周围的人也得戳脊梁骨。
若是遇见有点良心的脚医,买的药能有点效果,就算烧了高香了。
要是碰上一点良心都没有的脚医,生死有命,谁也怪不着。
底层的绝望,如果不亲身体会,是不会知道那种听天由命的感觉有多无奈。
秦海和如意医馆的出现,就像是灾厄里出现的救星,如同黑暗里的一道光亮。
平民老百姓奉若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在八大堂来看,就是彻彻底底的异类。
装修精致的包间里,八位东家各自落座,圆桌上酒肉齐全,清一色的御膳房才会有的山珍海味。
这是宝清堂请的御厨之作,在京师想要吃上这一口,能去的地方一双手数的过来。
“诸位年前都在忙碌,难得今日能凑齐,我李万青先敬各位一杯。”
李万青,宝清堂的幕后东家,留着辫子,带着瓜皮帽,曾是太医院的执事之一,虽然比不上欧阳浔院使的身份尊贵,与其他七人相比,他的身份和辈份都是最高的。
太医院御医十三人,其中三位执事,全天分三班倒,按照现在的话说,李万青就是值班班长之一。
在坐的其他七人都是御医,自然是以他马首是瞻。
众人同时举杯,纷纷说着恭维的吉祥话,态度比起见到欧阳浔还要恭敬一些。
至于为何会这样,完全是因为李万青的大儿子李奇在西北军里扛着少校军衔,虽说是军医,那地位可不低。
上至将军,下至营团旅长,谁都得对李奇礼让三分,不说平时有个头脑发热什么的得找他,一旦在战场上负伤,不求着他医治,小命可就得丢。
李奇在西北军吃的开,宝清堂光是给部队里输送药物这一项就赚的盆满钵满,其他七家多少都跟着沾了光。